高中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5 圆锥曲线的应用教案
展开1.(2011年福州高三质检)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焦点,过点F2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在△AF1B中,若有两边之和是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 )
A.6 B.5
C.4 D.3
解析:选A.根据椭圆定义,知△AF1B的周长为4a=16,故所求的第三边的长度为16-10=6.
2.已知F1,F2为两定点,|F1F2|=4,动点M满足|MF1|+|MF2|=4,则动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解析:选D.虽然动点M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4,由于这个常数等于|F1F2|,故动点M的轨迹是线段F1F2.
3.已知椭圆+=1,长轴在y轴上,若焦距为4,则m等于( )
A.4 B.5
C.7 D.8
解析:选D.由题意,得m-2>10-m>0,于是6<m<10,再由(m-2)-(10-m)=2,得m=8.
4.已知椭圆ax2+by2+ab=0(a<b<0),其焦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ax2+by2+ab=0,得+=1,因为a<b<0,所以-a>-b>0.所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c2=-a+b,c=±,故焦点坐标为(0,±).
答案:(0,±)
一、选择题
1.已知椭圆的焦点为(-1,0)和(1,0),点P(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 )
A.+=1 B.+y2=1
C.+=1 D.+x2=1
解析:选A.c=1,a=2,∴b2=a2-c2=3.
∴椭圆的方程为+=1.
2.椭圆+=1的焦点为F1、F2,AB是椭圆过焦点F1的弦,则△ABF2的周长是( )
A.20 B.12
C.10 D.6
解析:选A.∵AB过F1,
∴由椭圆定义知
∴|AB|+|AF2|+|BF2|=4a=20.
3.椭圆+y2=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5 B.6
C.7 D.8
解析:选D.设到另一焦点的距离为x,则x+2=10,x=8.
4.已知椭圆+=1的一个焦点为(2,0),则椭圆的方程是( )
A.+=1 B.+=1
C.x2+=1 D.+=1
解析:选D.由题意知a2-2=4,∴a2=6.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5.焦点在坐标轴上,且a2=13,c2=1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或+=1
C.+y2=1 D.+y2=1或x2+=1
解析:选D.b2=a2-c2=1,分焦点在x轴上或y轴上两种情况,故答案有2个,即+y2=1或x2+=1,且这两个椭圆的形状完全相同.
6.椭圆的两焦点为F1(-4,0)、F2(4,0),点P在椭圆上,若△PF1F2的面积最大为12,则椭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选B.S△PF1F2=×8b=12,∴b=3,
又∵c=4,∴a2=b2+c2=2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二、填空题
7.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其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8,焦距为2,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2a=8,∴a=4,
∵2c=2,∴c=,∴b2=1.
即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
答案:+x2=1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顶点A(-4,0)和C(4,0),顶点B在椭圆+=1上,则=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C|=8,|AB|+|BC|=10.所以,===.
答案:
9.若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解得3<k<5且k≠4.
答案:3<k<5且k≠4
三、解答题
10.已知椭圆+=1上一点M的纵坐标为2.
(1)求M的横坐标;
(2)求过M且与+=1共焦点的椭圆的方程.
解:(1)把M的纵坐标代入+=1,得+=1,即x2=9.
∴x=±3.即M的横坐标为3或-3.
(2)对于椭圆+=1,焦点在x轴上且c2=9-4=5,故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a2>5),
把M点坐标代入得+=1,解得a2=15.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1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两焦点F1,F2在x轴上,且过点A(-4,3).若F1A⊥F2A,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设焦点F1(-c,0),F2(c,0).
∵F1A⊥F2A,∴·=0,
而=(-4+c,3),
=(-4-c,3),
∴(-4+c)·(-4-c)+32=0,
∴c2=25,即c=5.
∴F1(-5,0),F2(5,0).
∴2a=|AF1|+|AF2|
= +
=+=4.
∴a=2,
∴b2=a2-c2=(2)2-52=15.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12.已知P是椭圆+y2=1上的任意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
(1)求|PF1|·|PF2|的最大值;
(2)求|PF1|2+|PF2|2的最小值;
(3)求∠F1PF2的最大值.
解:
如图,由题意知,F1(-,0),
F2(,0).
设|PF1|=m,|PF2|=n(m>0,n>0),
由椭圆的定义,知m+n=4.
(1)根据基本不等式知mn≤()2=()2=4,当且仅当m=n=2时,等号成立,此时P位于短轴的端点处.
所以|PF1|·|PF2|的最大值为4.
(2)因为m2+n2≥2mn,
所以2(m2+n2)≥m2+n2+2mn=(m+n)2.
故m2+n2≥=8,
当且仅当m=n=2时,等号成立.
|PF1|2+|PF2|2的最小值是8,此时P位于短轴的端点处.
(3)在△F1PF2中,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F1PF2=
=
==-1.
根据(1)可知0<mn≤4,故≥,
所以cos∠F1PF2≥-1=-(m=n时等号成立).
因为f(x)=cosx在区间(0,π)上是单调递减函数,
所以当cos∠F1PF2取得最小值-时,∠F1PF2取得最大值.
2012数学第8章8.2.1知能优化训练(湘教版选修2-3)教案:
2012数学第7章7.4知能优化训练(湘教版选修2-3)教案:
高中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3.5 圆锥曲线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3.5 圆锥曲线的应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