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准备,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2)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一、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介绍了四种命题的构成及等价命题的概念,这给我们今后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假)命题可转化该命题的等价命题(通常是逆否命题)为真(假)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小节由命题条件的改变、结论的改变,构成四种命题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接着,通过具体的例题练习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给出等价命题的定义,提供了一种证明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给出反证法。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进一步领会分类、判断、推理的思想 方法。三、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体会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命题?什么是真命题 ?什么是假命题?(2)语句“内接于圆的四边形对角互补”是否是命题?(3)命题 “内接于圆的四边形对角互补”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二.讲授新课:关于四种命题1、概念引入在命题“内接于圆的四边形对角互补”中,条件是“内接于圆的四边形”,结论是“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如果我们把以上命题作以下变化:(1)如果把命题中的结论“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作为条件,把命题中的条件“内接于圆的四边形” 作为结论,则得到了新命题“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内接于圆”。我们把原来命题中的结论作为条件,原来命题中的条件作为结论所组成的新命题叫做原来命题的逆命题。并且它们互为逆命题。(2)如果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换成它们的否定形式,即条件是“四边形不内接于圆”,结论是“四边形对角不互补”,那么就可得到一个新命题:“不内接于圆四边形对角不互补”。像这种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而得到的新命题叫做原来命题的否命题。并且新命题与原来的命题互为否命题。(3)如果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并取原来的否定形式,即条件是“四边形对角不互补”,结论是“四边形不内接于圆”,那么就可得到一个新命题:“对角不互补的四边形不内接于圆”。像这种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并同时否定而得到的新命题叫做原来命题的否命题。并且新命题与原来的命题互为否命题。2、概念形成由以上例子归纳出四个命题的一般形式: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并在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3、概念运用(例题分析)例1:试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课本例题)命题A: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面积相等;命题B: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过程略)[说明] 我们从以上的实例中发现: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逆命题与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我们可以用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来证明原命题。4、巩固练习课本P19,练习1.4(2)5、概念深化(拓展练习)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性。(补充)
①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③若a=0,则ab=0;
④若a=b,则ac=bc;
⑤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⑥末位数字是零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⑦对顶角相等;
⑧过半径的端点不与半径垂直的直线,不是这个圆的切线;[说明]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并可由此引入等价命题。关于等价命题1、概念引入(见上)2、概念形成 如果,是两个命题,,那么,叫做等价命题。3、概念运用例3 已知、分别是的,的角平分线,。求证:。(课本P19)(过程略)[说明]1、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运用直接证明法比较困难或难以证明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2、反证法证题的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4、巩固练习课本P20,练习1.4(3)三、课堂小结:1、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形式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同真同假性。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原命题为真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0,习题1.4—2,4,8,10。七、教学设计说明(1) 由命题的条件、结论的改变,构成四种命题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四种命题形式的构成虽然不难理解,但给出一种命题形式,要正确写出它的另外三种命题形式却不容易。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必要时可先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2) 另外,在写一个已知命题的否命题或逆否命题时,要把一个断语正确地变成它的否定断语,初学者在这些地方时常出错。一般地,“是”的否定断语为“不是”;“”的否定断语为“”;“”的否定断语为“<”;“都是”的否定断语为“不都是”或“至少有一个不是”;等等。具体解题时,不要生搬硬套,要仔细思考,以保正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沪教版1.1集合及其表示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教案,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集合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6子集与推出关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