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课题 | 1.1 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 | |||||||
课时 | 1课时 | 教学对象 | 高二 | 课型 | 新授课 | |||
一、教材分析 | ||||||||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于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的第2课时,通过技术与社会、自然的分析上,使学生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自然的角度分析认识技术的价值,进而理解学习通用技术课的重要性。本节课直接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的兴趣,本节课学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的积极性,提高其兴趣,对以后的教学非常有利。“技术的价值”一节作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篇之节,因此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 ||||||||
二、学情分析 | ||||||||
现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接触和使用大量的技术产品,了解一些高新技术,或者一些新的技术产品。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的第一节,学生肯定怀着一颗好奇心。所以在学习通用技术课程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展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案例,或者比较好的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高中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于一些案例的分析,并不深入和全面,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 ||||||||
三、教学理念 | ||||||||
1.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技术素养。 2.体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组织者的新教学理念。 3.以“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被关注、关心、关怀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 ||||||||
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 ||||||||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去感受技术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感受通用技术课的魅力。 | ||||||||
五、教学重点 | ||||||||
使学生感知识技术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 ||||||||
六、教学难点 |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通用技术课的魅力。 | ||||||||
七、教学方法 | ||||||||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 ||||||||
八、教学手段 | ||||||||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等。 | ||||||||
九、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
提 问 复 习 |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价值中的“技术与人”。技术的产生与技术对人的作用是什么?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技术与社会。 |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 ▲学生回顾旧知。 ▲从技术与人到技术与社会过渡自然。 | |||||
讲 授 新 课 | 一、技术与社会 在《社会发展史》中,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也是以技术发展程度来刻划的。 ▲1.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让学生阅读课本:比较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组织学生活动一:头脑风暴。让学生以“以前”组和 “现在”组进行互动式讨论、发言。 ▲教师播放“吃、住、行、穿”等方面的对比图。 ▲让学生阅读分析案例: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思考分析:生产流水线的出现。特别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对工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播放“两弹一星”和“航天飞船”的图片并围绕此提出问题。 如:“两弹一星”之父是谁?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怎么样? 二、技术与自然 ▲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 国外:荷兰风车 ▲组织学生讨论: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抽水风车的转动使得荷兰从大海中取得近1/3的国土,这些都依赖于什么?注意了什么? | ▲学生思考回答
▲阅读教材内容,初步理解“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观看ppt
▲学生阅读,及在案例中找到关键词,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足的其他同学补充。 ▲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问题。
▲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案例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 ▲其一,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其二由不同时代的典型代表引出: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其一,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内容,通过讨论和自主学习获取目标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通过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感知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在对比图中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阅读案例及回答问题让学生理解技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造成大量工人的失业,也为本课的第二个学生活动---辩论,埋下伏笔。 ▲激发兴趣的同时明白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度的标志之一。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 |||||
深 入 探 究 | ▲组织学生进行P6辩论 ▲听取学生观点,适当参与讨论;并对学生的表现恰当点评
▲用ppt播放一些土地荒漠化和废水污染河道的图片并提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 ▲学生讨论后分组进行辩论
▲欣赏图片,提出带来的问题。相互交流,提出解决对策。
| ▲在辩论中让学生体会技术的进步带来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人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要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从反面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明白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 ▲本环节更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悟 | |||||
巩 固 练 习 | 一、 讨论分析题 交通工具的新发展给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 二、马上行动 完成P10的“马上行动”
|
▲学生思考回答,不全时其他同学补充。 ▲讨论交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进一步理解技术的价值。 | |||||
交 流 收 获
| ▲听取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听教师的总结 | ▲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及时总结知识点。 | |||||
课 后 拓 展 | ▲通过调查、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出你认为 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技术 | ▲学生根据所学自主完成 | ▲在生活中更真切的感受技术的价值。 | |||||
十、板书设计 | ||||||||
1.1 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
| ||||||||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讨论阿基米德名言的可行性问题;,同学们运算与汇报;,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