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附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附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附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附答案) 试卷 6 次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附答案)
展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单元检测
第七单元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改在后面横线上。(5分)
曝书(pù) 粼粼(lín) 驰骋(chéng) 入场券(quàn)
虚拟(ní) 仆人(pǔ) 尴尬(jiān) 彻底(qi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1.贝多芬在lái yīn( )河畔的茅屋里pǔ xiě( )《月光曲》。
2.那个máng tóng( )的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3.他按下qín jiàn( )弹奏起来,他弹得多chún shú( )
4.右侧是一幅三十多米长的巨型huà zhóu( )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在后面横线上。(3分)
高山流水 轻歌漫舞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笔生花 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要求完成题目。(7分)
亮相 跑龙套 对台戏 有板有眼 字正腔圆
行当 唱白脸 花架子 粉墨登场 科班出身
1.这些词语都是与________有关的词语。“对台戏”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科班出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1)当初红遍大江两岸的女星,如今已经沦落为十八线的( )角色,真的是世事无常啊,让人嘘唏不已。
(2)他京剧唱得( ),让人由衷地佩服。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越发能显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想象,续写句子)
六、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翻译句子。(12分)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绝: _____________ 复:_____________
以为: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乃:_____________ 掉:_____________
谬:_____________ 然: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实践活动。(7分)
某学校组织了“文学采风”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给它们选择正确的字体。(3分)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2.请你从以上作品中,选一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4分)
第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12分)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波澜壮阔( ) 刹那( ) 安静( )
2.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2分)
4.对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是夸张的写法,美丽的月光照着她的眼睛,让她真的看到了大海。
B.从侧面衬托出了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但她懂音乐,理解感受到了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5.下面诗句哪一项与节选的课文的意境最吻合?( )(2分)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新月似钩涛声动。 D.唯见江心秋月白。
九、课外阅读。(12分)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一列行旅,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围绕这一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1.给选文拟一题目:_____________(2分)
2.本文介绍中国古代一幅传世画作,作者着重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3.作者是怎样处理城门横断画面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河两岸的景物,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
B.本文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的,这样表述层次清晰。
C.《清明上河图》采用中国“散点透视”技法,远近人物,城楼房屋,铺内刀剪,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赞叹!
5.读完选文,你怎样评价《清明上河图》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生活中,是否曾经有一首歌、一件艺术品、一幅画等打动过你?是否与它有过一些故事呢?请你以“我喜欢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先补全题目,字数不少于500。
第七单元参考答案
一、chéng——chěng ní——nǐ
pǔ——pú jiān——gān qiè——chè
二、1.莱茵 谱写 2.盲童 3.琴键 纯熟 4.画轴
三、漫——曼 粱——梁 声——生
四、1.戏曲 多以“唱对台戏”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2.(1)跑龙套 (2)字正腔圆
五、1.姑娘对哥哥说,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这,不是戏剧。这,太像杂技了。
3.京剧继承发展了表现手法,战胜了尴尬。
4.遇事的镇定
六、1.断。 再。 认为。 值得。 锤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锤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2.却。 摆动,摇。 错误。 对。 “现在却画成牛摇摆着尾巴斗角,错了啊!”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七、1.①B ②D ③C
2.示例:示例:第一幅,字体端庄,匀称工整;第二幅,笔画连绵,灵活连贯;第三幅,飘逸舒展,随性自然。
八、1.波涛汹涌零时间恬静
2.(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3)海面波涛汹涌。
3.舒缓明快悠扬激烈 4.A 5.B
九、1.示例:中国绘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2.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3.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
4.A
5.《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人的骄傲,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