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3 溶液浓稀的表示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一、选择题
1.对“20%的白砂糖水溶液”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
A.40 g水中溶解了10 g白砂糖
B.100 g白砂糖溶液中溶解了20 g白砂糖
C.将20 g白砂糖溶于80 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D.将白砂糖与水按照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2.20 ℃时,向盛有15 g食盐的烧杯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5% B.20%C.25% D.33.3%
3.20 ℃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蒸发不计)。下列图像能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加入的KNO3晶体质量而变化的是( )
二、填空题
4.现有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请计算:
(1)若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蒸发水的质量为________;
(2)若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5.下图是小梅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或“50”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7.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
(3)小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帮助他写好标签(下图)。
8.有①CuZn、②CuAg 两种貌似黄金的合金,它们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但一些骗子常用它们做成饰品冒充真黄金欺骗消费者。对此,化学科学有责任加以揭露。
(1)现有上述两种合金制成的假黄金饰品各一件,小明同学只用稀盐酸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鉴别出其中一种饰品是假黄金,它是合金________(填写代号);若要证明另一种饰品也是假黄金,可选用一种盐溶液来验证,这种盐可以是________(写一种盐的名称或化学式);
(2)取上述用稀盐酸鉴别出的同种合金10 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93.7 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103.5 g。
①上述过程中变化的质量10 g+93.7 g-103.5 g=0.2 g是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的质量;
②10 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全部溶解,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25 g (2)50 g
5.(1)玻璃棒
(2)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
(3)100 (4)④②①⑤③
6.D
7.(1)右 加速固体溶解 (2)⑤ ①
(3)
8.(1)① 硝酸银 (2)①氢气
②解: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y,则
Zn+2HCl===ZnCl2+H2↑
65 136 2
x y 0.2 g
eq \f(65,2)=eq \f(x,0.2 g),解得x=6.5 g
eq \f(136,2)=eq \f(y,0.2 g),解得y=13.6 g
因此10 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10 g-6.5 g=3.5 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eq \f(13.6 g,103.5 g-3.5 g)×100%=13.6%。
答:10 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3.5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3.6%。
初中科粤版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科粤版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堂检测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5 化学肥料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5 化学肥料精品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