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3 真菌》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594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3 真菌》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594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3 真菌》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594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教案设计
展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并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从“观察与思考入手”,了解常见真菌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
对于真菌的繁殖,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蘑菇的孢子印,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孢子印、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63 内容,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学会防霉,正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地生活;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课时安排〗1 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挂图,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 CAI 课件(或投影片),指导学生制作子印,准备有关真菌的知识图片或录像,酵母菌结构挂图等。
学生准备:制备孢子印。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从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
师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提出问题: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小姑娘采的蘑菇属于植物吗?你知道蘑菇的繁殖方式吗?
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有的细菌能够引起食物的腐败,那么,烂橘皮上的长毛现象,久放在阴湿环境中的衣物上常常出现的霉斑,面包久置后出现的长霉现象等等是否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呢?
腐烂的水果常会散发出淡淡的酒味,和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酸变稀并有大量的蜂窝孔出现,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餐桌上常有香菇和木耳等,它们是植物吗?若不是植物,又是哪类生物?
学生讨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各种各样的真菌方案一:
多细胞的真菌
教师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的问题:
资料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蘑菇(白口菇、香菇、金针菇)及其生活环境:
资料二:用橘皮、面包片等培育出的青霉和曲霉。
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蘑菇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除了图示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种类?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
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根据它们的结构你能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吗?
你还认识哪些多细胞真菌?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放大镜观察橘皮、面包片上培育出的青霉和曲霉, 阅读教材 P63 第一自然段,师生互动,共同得出结论:
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除了图示的之外,常见的蘑菇还有草菇、双孢蘑菇、口蘑和毛头乳菇等。
青霉和曲霉的比较可以用图表表示:
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其结构中没有叶绿体,适于生活在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常见的多细胞真菌还有木耳、银耳、平菇、牛杆菌和灵芝等。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颜色
菌丝形态
长有孢子的菌丝
都是多细胞真菌,每个细
青霉
青绿色
顶
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
端呈扫帚状
细胞质和细胞核;菌体是
长有孢子的菌丝
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
曲霉
呈黄、黑、褐或绿色
顶端呈放射状
产生孢子。
教师强调:青霉和曲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和蘑菇一样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单细胞的真菌
教师多媒体展示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酵母菌的细胞包含哪些结构?
根据酵母菌的结构,你能推测其营养方式吗?
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的知识,认真观察图示, 达成共识: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酵母菌细胞
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教师强调:真菌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真菌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方案二:教师多媒体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列表比较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图象,画出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图,比较青霉和曲霉的异同点。
学习目标二:制作并观察孢子印
展示学生制作的草菇和香菇等蘑菇的孢子印,并提出如下问题:
你是如何制作孢子印的?
你制作的孢子印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通过制作孢子印,可以看到孢子长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
想一想,真菌孢子的大小和颜色是不是都一样?请举例说明。
有的同学制作孢子印没有成功,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小组间交流自己的具体做法,形成结论,然后班内展示:
制作孢子印的步骤为:①选取一较大的新鲜草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②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③ 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孢子印。
孢子印呈放射状,近似圆形;大部分蘑菇孢子的颜色呈黑色或褐色。
孢子着生在蘑菇的菌褶里,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通过观察孢子印可以知道孢子的数量是非常多的。
真菌孢子的大小和颜色是不一样的,例如图中展示的草菇和香菇的孢子印,其孢子的大小和颜色各有特点。
孢子印制作不成功的原因:①蘑菇的菌盖没有充分展开;②孢子发育还不成熟;③罩在蘑菇上的培养皿或玻璃杯没有盖严,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④
孢子早已成熟并散落。
教师强调:制作孢子印时一定要选取成熟而新鲜的蘑菇,最好在养殖场直接采摘,因为菜市场上购买的蘑菇几经周折,孢子已经散落了很多,这样制作的孢子印往往不明显。
学习目标三:真菌的繁殖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
资料一: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图片:
资料二:我国辽阔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都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蘑菇,特别是春天下雨以后,更是蘑菇生长的好时机。蘑菇是一种比较低等的生物,属真菌类, 它不会开花,不能产生种子,只能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孢子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萌发成为新的蘑菇。其具体过程是:孢子首先落到土壤或腐烂的树木草丛中产生菌丝,依靠营养菌丝吸收养分和水分,然后生出子实体,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蘑菇。子实体开始很小,不易被发觉,等到吸足水分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伸展开来,蘑菇就是这样繁殖后代的。
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蘑菇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青霉、曲霉和蘑菇的繁殖方式一样吗?
孢子落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用途?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曲霉的孢子呈黄、黑、褐等色。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含有不同颜色的孢子的缘故。
蘑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数量很多,个体小而轻,若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中,就会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青霉、曲霉和蘑菇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
孢子发育成新个体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只有条件适宜,孢子才能够萌发成新个体。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可以用于食用菌养殖以及防止粮食、衣物等发霉。
教师强调:青霉、曲霉和蘑菇等各种各样的真菌都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繁殖后代的,孢子飘散在各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可以发育成新个体。
学生质疑:细菌和真菌同属于菌类,应该如何区别它们呢?
学生回忆细菌的主要特征,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组内讨论后得出结论
(用表格的形式展示):
比较项目
细菌
真菌
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单细胞
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
胞核
是否有成形的细胞
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繁殖
营养方式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的问题:
真菌是植物吗?请列表比较真菌、细菌和植物的细胞结构。
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细胞核
叶绿体
真菌
有成形的细胞核
无叶绿体
都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等结构
植物
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叶绿体
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叶绿体
学生经过简单的讨论后达成共识,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真菌不是植物。真菌、细菌和植物的细胞结构比较表:
真菌有酵母菌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种类,也有蘑菇等大型的多细胞种类。其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能够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真菌1、各种各样的真菌
真菌的种类:单细胞个体如酵母菌,多细胞个体如蘑菇等。
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等。
真菌的营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制作孢子印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教学反思】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真正的让学生认识真菌的结构,通过自己的观察让学生自己说出真菌的结构,自己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因
此,观察材料的准备很重要。课前一周要准备好橘子皮和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 以便学生用放大镜就能容易地观察到真菌的菌丝,甚至孢子。在学生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在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而且通过观察,学生对青霉和曲霉的颜色的区别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曲霉,发霉的面包片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黄色、红色、绿色等。
通过提前布置学生课外时间做蘑菇孢子印来学习孢子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这种方法学生兴趣大、印象深、课堂的参与率高。但要让学生真正做好蘑菇孢子印并不简单,老师自己要提前 1 周先做,一般要买新鲜的香菇等,去掉菌柄,盖在较深颜色的纸上,一次最好做 5-10 个,因为并不是每个蘑菇都有完整的孢子, 所以要多做几个。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总结制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家兔,哺乳动物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生 殖 1,细菌的生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