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1)(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1)(教案)01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1)(教案)02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1)(教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

    课题名称

    所属教材

    所属年级

    所属单元

    家的意味

     

    六年级

    第三单元

    本课例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所属维度(请打√,可多选)

    家国情怀

    社会关爱

     

    人格修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成长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的深厚意义与“孝”的精神内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

    3. 提高传承中华文化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说明】

    (1)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这一概念的内容维度: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孝亲敬长。孝敬美德在传统道德中居于“元德”、“首德”、“首善”地位,在古代封建传统伦理道德中原意指尽心奉养父母,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本课所讲述的“孝”的内涵,与封建伦理道德有着原则上的区别,而是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孝亲敬长”理解为奉养敬爱父母、尊敬长辈。作为中学生,在经济上无法做到供养父母,因此,本课对中学生进行孝亲敬长的教育,重点放在进行敬爱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教育上。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并意识到尽孝在当下。

    (2)本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家的意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这一德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在本课中通过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训”开展社会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传统优秀家庭美德文化,尤其了解“孝亲敬长”的美德。引出家庭美德中“孝”的内涵,孝是中国家庭伦理建设的基础,是需要传承下去的中华家庭文化瑰宝。在价值观念方面认同“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有助于帮助学生将孝心转变为孝行,将“孝”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3)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虽然与家人一同生活的时间较为宽裕,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负担、父母工作等因素,实际交流的时间较少。学生对于家庭这一概念的认知是模糊的,更多的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对于“家”这一熟悉的字眼,初中学生很少去关注和深入思考。从感性到理性,就家庭关系、家庭文化等各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建构关于“家”的全面认知。再者,如今初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甚至有些娇惯、溺爱。有不少学生以为享受父母的关心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只知享受爱,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更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亲情的回馈是现代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引导学生在语言和行为中体现“孝亲敬长”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对学生进行家庭生活“孝亲敬长”的教育是必要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的精神内涵

    难点:“家”的深厚意义

    【说明】

    重点难点的选择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对本框学习要求的定位,并参考了课程标准中“孝敬父母和长辈”这一内容标准。在本学科中,学生对于家庭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是对于家的内涵的认识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通过对家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辅以介绍家庭的外延、功能、意义等多方面内容来帮助学生认清这一问题。故本课选择将理解家的深厚意义作为教学难点。中国的家庭文化里有许多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而“孝”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故事阅读、诗歌诵读、文字欣赏等一系列形式,了解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中“孝”这一独特的优良传统美德。本课选择孝亲敬长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设计(含评价设计)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阐释

    环节一:

    说文解字

    教师出示“家”字的不同写法。学生分析其字形上所反应家的特点。

     

    教师:出示“家”的甲骨文字体。

    教师:大家是否认识这是什么字?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字的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

    教师: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猪也是很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古人看来,光有栖身之处还不算真正有家,还要加上猪才行。有猪的家,即有一些财富可以满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才算富足安定。这就是古人造“家”这个字的依据。那我们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家”这个字是如何从甲骨文一步步演变到我们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家”。

    出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书法字体(视频)。

    教师: 首先是甲骨文后青铜器时代的金文“家”,金文作为刻在古代祭祀器皿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原本的甲骨文粗糙图画变为了横竖点构成的文字结构。家作为一个会意字,上面宝盖头在汉字当中相当于房屋,里边的这一个部分是一个猪。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将六国文字统一为小篆。小篆的“家”上面是个圆顶的房屋,里面就是一个豕字。到了汉代演变出了隶书,我们称之为“汉隶”,隶书的“家”的家宝盖头比较短,撇写的长,弯钩写短,两撇是越来越短,短撇长拿。整体和小篆瘦长的字形正好相反,显得扁平。为了弥补隶书写的太慢的缺点,后来又产生了行书,把笔画相连,两撇变成两点。在行书的基础上,再节省笔画,更加狂放的是草书。草书的笔画宝盖头和下面的部分也都连起来,本来点和撇变成一拐就行了。草书艺术性很高,但是不实用,难以辨认。最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唐代的楷书,也称之为“唐楷”。楷书的“家”字点写在正中间,横写小,撇写长,弯钩的钩和点对齐,家字才不容易写歪,两撇和上面的撇对齐成一条直线。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对“家”这个字不同风格不同字体的演绎呈现。从文字之间我们也能够把古人对家的认识窥探一二,那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家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家的意味。

    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在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中直接引入课题。

    环节二:

    何为家庭

    教师介绍家的内涵。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列举各类家庭关系及家庭功能。

    教学评价:该活动用于测量学生对于家庭功能的认知,测量学生能否对各类家庭生活日常情境进行功能的总结与分类。发展学生运用分类方式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的能力。通过评价学生表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师在这些句子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我家在上海市黄浦区……

    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回家吃饭……

    爸爸妈妈和我,我们是一家人……”

    学生:住址、建筑物、住所、吃饭的地方、一群人……

    教师:你心目中的家又是什么呢?

    学生家是一盏明灯家是一个港湾……

    教师: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我们思考一下,一个家庭最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学生:爸爸和妈妈结婚成了家。

    教师:男女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家庭。这其实就是家庭里的婚姻关系。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出于男女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无直系或三代旁系血缘关系,非患有不应结婚疾病的适龄男女即可结婚组成家庭。

    教师:父母在结婚建立起家庭之后,我们的生命随之诞生。相信在座各位同学中间也有父母选择再为家庭增添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是什么关系?

    学生血缘关系

    教师:根据我国在2015年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们国家现在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夫妻所生育的子女即是由血缘关系所组成的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也是家庭关系建立的一种常见形式。

    教师:那有没有家庭中存在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的特殊情况呢?

    学生:收养关系。

    教师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是由收养关系建立的

    学生:养子女与养父母。

    教师:对于孤儿、或者亲生父母丧失抚养能力的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根据《收养法》规定,满足特定条件的成年人可按法定程序收养子女组成家庭。

    教师除了以上三种情况以外,还有些特殊情况同样也可以成为组成家庭的契机:当夫妻双方在离异后,一方选择再婚,随父母再婚的继子女和继父母也会成为一家人,组成家庭。

    【本课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

    教师:家庭正是由以上所提到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课本P71页知识点】。既然我们把家称为生活组织,那我们的家庭平时日常生活都会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春节时候全家齐聚一堂

    家里又诞生了个宝宝

    和父母周末逛超市采购日用品

    全家人去探望爷爷奶奶

    同爸爸打球、下棋

    妈妈帮我辅导作业

    教师: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也承载了各种不同的功能。大家认为刚才所举例的日常生活片段,各自反应了家庭的哪些功能呢?

    学生:生育功能(繁衍后代、维系家庭)、经济功能(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功能(扶养子女、赡养老人)、休息娱乐功能(家庭游戏休闲调剂)、教育功能(知识技能规范教育人格培养)、情感交流功能(情感慰藉精神寄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呈现

    家里又诞生了个宝宝(生育功能

    和父母周末逛超市采购日用品(经济功能)

    和父母去探望生病的奶奶(赡养、扶养和抚养功能)

    身体

    —————————————————————

    心灵

    春节时候全家齐聚一堂 (情感交流功能)

    同爸爸打球、下棋(休息娱乐功能)

    妈妈帮我辅导作业(教育功能)

    教师:正是由于“家”具有以上这一系列的功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每一个人都来自于家庭,我们的生命是父母是家庭给予的(身——生育、经济、赡养扶养功能)。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心——休息娱乐、教育、情感交流功能)。没有家庭就没有我们当下的存在。家可以说正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课本P72页知识点】。

    从生活中引发思维碰撞,引导学生讨论各类家庭关系及功能。在讨论中懂得家是身心寄居之所。

    环节三:

    有室无家

    学生就课本P73阅读感悟思考:为何房子不是家?为何找到亲人就有了家?

    教学评价:该活动用于测量学生对于家庭内涵的认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立场评价他人观点的能力。通过学生互相之间的补充进行互评,教师根据发言学生的表达能否做到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有逻辑性等进行过程性评价。

     

    教师:家作为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而有些人虽然有一个住的地方,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和没有家一样。阅读感悟材料,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房子不是家?为什么找到了女儿就有了家?

    【阅读感悟】

    学生:有房子不等于有家;醉汉虽然有豪宅,但是没有亲人,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所以他说没有家;而相反,亲人在家就在,中年男子在战争后寻找到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儿的爱是他重新激发对于生活和未来的热情,让他的心灵重新有所依靠,生命重新有了意义。

    教师: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课本P73页知识点,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是家最大的特点,一个有亲人与亲情相伴、有爱的人,永远是一个有家的人。亲情与爱永远是家庭中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养料与动力。

     

    总结:

    “家”的深厚意义:

    1)概念、外延及功能

    2)身心寄居之所

    3)心灵的港湾

    从两个故事中感悟家庭的两大特质:爱与亲情。懂得家是心灵的港湾。

    环节四:

    春运回家

    教师展示春运百态。学生思考春运背后所体现出中国人心目中对“家”的哪些情感?

    教学评价:该活动用于测量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的深厚意义的认知。培养学生表达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看法,表明态度或观点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解释能力进行过程性即时评价。

     

    教师:谈到中国人的家,就不得不谈我国在每逢过年时一个极具特色的现象。

    【外媒看春运】

    教师2009年,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记者跟随从广州回四川的返乡人群体验了春运的全过程。镜头记录下为了省钱在火车站广场打地铺的乘客:还有开始检票时一拥而上的人群;有在拥挤的车厢过道上睡觉的人。甚至在车厢中,遇到不认识的乘客,都能在一起聊天畅谈。你可以看到虽然旅途过程艰难万分,困难重重,但你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无比开心。到了2016年,春运旅客的回家方式开始多样化,高铁也开始进入公众视线,环境干净、座位宽敞、速度快,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逢年过节就是排队长龙车站安检工作,在配备“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助核验闸机的帮助下,只需要将身份证放到机器上,再看一眼镜头,最快3秒就能进站。井然有序的排队上车。就连人山人海的候车室里,居然还能看见这样摆放行李的乘客,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去年CNN曾如此比喻中国的春运:中国春运的总里程数就好比是去了趟土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17年春运总里程达到12亿公里:约等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倍,几乎相当于你飞到土星度了个假。所以CNN的意思是说,中国人厉害的要上天。“史诗般”的人类旅行、“地球最大规模人类迁徙”……每年有40天、平均31亿多人次在路上,相当于全国人口整体迁移两次。尽管中国铁路系统的效能和运力逐年提高,但春节回家依旧难,难在公路堵、难在买票不易……”

    教师:我们有多少同学亲身经历过春运的?为什么如此多困难中国人还是要不远万里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家的时候什么感觉?长时间离家后又是什么感觉

    学生:温馨、安定;思念,不舍。对家乡、家人的思念之情。

    教师:我们举家都生活在上海本地的同学,虽然不用经历春运,但是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会不会跟着父母前往亲戚家里做客?

    学生

    教师同城的话其实家庭亲属之间平时想要见面并不困难但是为什么也非要在过年过节时见上一面

    学生:阖家团圆的传统。

    教师:我们传统有句话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春运途中的人们、还是我们在过年过节时走亲访友的人们,这种“回家潮”背后所流露出来的乡愁与对阖家团圆的期盼,正是极具中国味的浓浓亲情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也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课本P74页知识点】。

    思考中国春运这一特有现象,明白在中华文化中家所蕴含的深厚意味。

    环节五:

    家风相传

    学生展示社会实践成果:某氏家训。并介绍家训所蕴含的来源、内涵以及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等。

    教师展示《弟子规》经典篇目“入则孝”。学生诵读,理解大意,体会情感。

     

    教师:在中国传统家庭中,血脉相连的是我们的家人,代代相传的则是我们的家庭的传统风尚——我们把它称之为家风。中国人的家风,往往会通过家训和家规这两种形式传承。

    家训是一个家族用以告诫后代子孙在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方面的教诲。比如:

    《诫子书》,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的家书,被称为《诫子书》。

    《包拯家训》,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探究与分享——社会实践】

    教师:在课前各位同学也做过一个前期的预习小作业,和父母一起制定一条家训。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几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他们家的“某氏家训”。

    学生:家训所蕴含的内涵、来源、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等等。

    教师除了家训以外家规也是一种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方式。我们学校所教授的《弟子规》可以说是每个传统中国家庭所共同的家规:

    《弟子规》——入则孝摘选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学生:填空后齐声诵读

    将现代家庭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理念通过家训这一传统形式落实到文本。从蒙学经典《弟子规》中汲取孝亲敬长的伦理道德。让学生在了解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中孝的内涵。

    环节六:

    为孝立法

    教师展示《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常识。

     

    教师弟子规》开篇“入则孝这一部分中的这些词句,我们能够发现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文化中,“孝”可谓是极为重要的精神内涵。早在西周时期,“三德”、“三行”中就对孝德、孝行有明确要求。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中也曾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隋唐时期甚至将孝廉科目放在了科举考试中。孝道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家庭建设的基础。而孝亲敬长也不单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课本P74页知识点】。在我国的这些法律中,对孝亲敬长有着明确的规定。

    展示《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常识。

    通过孝道相关法律常识,让学生懂得孝亲敬长不单是传统美德要求,更是现代法定义务。

    环节七:

    二十四孝

    学生思考并列举当代“新二十四孝”应具备哪些行为。

    学生计算“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多久?”

     

    教师: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篇孝道经典故事汇总,叫做《二十四孝》。其中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故事家喻户晓,而其中也有一些故事比如埋儿奉母,则不符合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孝顺的认知。如果要你们来定义我们当代社会的“新二十四孝”,哪些小事是我们当下可以做到的孝行呢?

    学生:略。

    学生

    教师相信在座各位同学都拥有一颗孝心但是为何有时候要将孝心转化为孝行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呢

    学生不好意思、习惯于父母的关爱、等长大以后再报答父母。

    教师:在《孔子家语》中有那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座各位同学可以做个计算——如果把你今后和你的父母在一起的所有时间按小时予以计算,最长时间还有多久?

    学生计算——

    初中阶段:

    365天-195天(工作日)=170天

    170天x4年=680天

    高中阶段:

    170天x3年=510天

    大学阶段:

    170天x4年=680天

    工作阶段

    365天-250天(工作日)=115天

    115天x8年=920天

    成家阶段

    52周x1天x22年=1144天

    总计:680+510+680+920+1144=3934天/2(实际12小时1天)=5.38年

    预计父母寿命75岁,则总计时间按小时计核算最多约5年。

    教师:孝心我们人人都有,将孝心即刻变为孝行,无论在生命的什么阶段我们都可以尽孝。孝亲敬长不仅仅是不为今后留遗憾,作为中国每个家庭中的一员,尽孝既是法律规定的应尽义务,更是我们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中孝道这一优良传统的实际行动。希望我们在座每位同学都能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尽孝在当下。【课本P74知识点】

     

    “孝”的精神内涵:
    1)传统美德

    2)法定义务

    3)尽孝在当下

    思考在当今时代该如何做到孝亲敬长。通过计算和父母在一起的剩余时间,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明确尽孝应在当下。

    课堂小结

    总结:

    “家”的深厚意义:

    1)概念、外延及功能

    2)身心寄居之所

    3)心灵的港湾

    中国人的家:

    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孝”的精神内涵:
    1)传统美德

    2)法定义务

    3)尽孝在当下

     

    四、教学资源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需资源

    资源一

    视频资料:“家”的字体演变(自制视频)

    资源二

    本课相关课件资料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有两个特别突出的优点:

    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着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在新课导入部分,从“家”的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巧妙地引入“家庭”这个话题。而本课所设计的某事家训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做问卷、做访谈的单调形式。是通过和父母一同商定一条家训的形式,从而民主参与到自己家庭的家风建设之中。在组织学生课前制定家训时,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制定家训的主题,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在课堂讨论的活动中,教师所提问题既有一定的梯度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思辨性、开放性和延伸性,从而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从蒙学经典《弟子规》中汲取孝亲敬长的伦理道德。让学生在了解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中孝的内涵。在立家训、扬家风的同时,也能以实际行动有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打开学生思考路径。

    本课采用了案例教学、角色体验法、讨论式教学法、并设计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由浅入深落实知识目标。学生则主要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式学习,在课堂过程中既有个人思考也有集体讨论。在本堂课中,问题开展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度点拨。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家庭相关经验和认知的交流、分析得出家庭的内涵,外延、功能及其意义,让学生对于家庭深厚意义的构建能更立体。教学各环节的讨论层层深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设问启发学生辩证思考,全面的看待问题。

    本堂课也有一个不足之处:

    对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这堂课的预设授课时间是40分钟。教师在设计使用“汉字字体演变”、“某氏家训”、“弟子规赏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时,应当考虑到教材本身案例活动的丰富性,教师是否有足够时间平摊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所选案例又是否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本课堂中的话题与案例往往会让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讨论,从而很容易就使得课堂时间超出预期,所以我一直都很关注课堂时间的利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平限制,教学任务束缚等原因,对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并不好,浪费过多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利用科学性有效性有所欠缺。

    因此,我认为身为道法老师,首先自己读懂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课前充分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可根据学情适当选用教材提供的部分内容,从调动学生的真问题入手,把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要求结合起来,用教学情境把内容、观点、学生问题统筹起来,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以便提高教学实效性。

     

    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 庞逸运

    联系方式:13795394240

    相关教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教师小结,教师活动,教师引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全册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