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课外阅读
一扇窗,风景更美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想一想,填一填。
小男孩在最后一扇窗看到的是________,心情________。
玛利亚老师带他在另外一扇窗里看到的是________,小男孩的悲伤顿时________。
(3)短文最后一段话中的“换一扇窗”指的是________,“别样的风景”指的是________。最后一句是短文的________句,起到________的作用。
(4)短文讲述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母亲
①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
②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③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④“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很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⑤“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⑥“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
⑦天渐黑了。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的尊严。
⑧终于,年轻警察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他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年轻警察,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⑨“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⑩年轻警察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⑪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⑫年轻警察转身就走。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1)第①段画线句的描写与“我”失去小人书的痛苦有什么关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回答)
(2)“我”失去小人书非常痛苦,第⑤段却说“我不要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警察为母亲和“我”拦车,却是“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话,联系全文,年轻警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母亲要回小人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体贴的伤害
大部分人是在当爸爸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他却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
那些年,他忙于事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等在客厅。
他摁亮客厅的灯,老父亲站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下一碗牛肉面?”晚归已是莫大的罪恶,怎么忍心再劳烦老父亲为他操刀弄碗呢!他每每忙不迭地回上一句:“我不饿!我不饿!”接过儿子善意的拒绝,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
那是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他赶早出门时,父亲犹在梦中,待到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等候的父亲也早该进入梦乡。他们的对话一直只是那些,“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
后来他上船工作,几年后升为大副,已经考上了船长执照,就等这趟航行结束后接掌真正属于他的船只。然而他收到电报——父亲病逝。
船还在海上航行,他还得等上15天,才能靠港上岸。那是以秒计数的15天啊!父子相处的片段,一幕一幕在脑中重现。
“饿不饿?”
“我不饿!”
如果放下自以为是的体贴,想想父亲等候的心情呢?
如果把“我不饿”改成“我饿了”,这一天中难得的父子对话就不会只剩下一个寂寥的句号,孤单地随着父亲走进卧室的身影而结束。
如果是“我饿了”,那么……
老父亲会很高兴地走进厨房,卷起袖口,下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他会坐在父亲面前,隔着面碗蒸腾的雾气,让父亲看见他吃面的馋相。他们会有一段短短的对话,父亲会因此知道他今日的种种,他也会因此知道父亲的期待。
他可以说:“谢谢爸爸,牛肉面好吃。”父亲便会觉得这一天的结束很满足。可是,没有——这一切从来不曾在现实中发生。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父亲期待的午夜牛肉面从来没煮成,因为儿子自以为是的孝心。
这碗牛肉面变成了空中牛肉面,与父亲失望走回卧室的身影一起在大脑存盘。
面对苍天大海,回顾父亲深爱,他痛哭感叹:为体贴父亲而拒绝了父亲的体贴,现在却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常陪陪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父母的深情至爱,当是天下儿女的永恒情怀。
他15天后下了船。抛下船长执照,放弃人人羡慕的高薪,回到陆地工作。他失去了父亲,但他还有赎罪的机会——他还有母亲。
(1)“接过儿子善意的拒绝,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其中“善意的拒绝”具体指的是( )
A.退休的父亲想和儿子聊聊天,儿子因为很累想早点休息而拒绝。
B.退休的父亲想为晚归且饥饿的儿子煮一碗牛肉面,儿子不让煮。
C.退休的父亲想为儿子做点事,儿子拒绝了父亲的好意。
D.退休的父亲总在客厅等晚归的儿子,儿子不让他等。
(2)文中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是什么时间?(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深夜
(3)以下选项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段引人入胜,为下文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情节埋下伏笔。
B.“空中牛肉面”指父亲想为儿子做的事情永远都没有实现,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懊悔和自责。
C.从“步履蹒跚”这一细节描写可见父亲已是年迈之躯,对于儿子“体贴”的拒绝,老人感到深深的欣慰。
D.“以秒计数的15天”表达了儿子急切盼望回到家给父亲送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儿子内心的痛苦、后悔。
(4)“为体贴父亲而拒绝了父亲的体贴,现在却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一句中两个“体贴”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爱,这种爱怎么会变成伤害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他还有赎罪的机会——他还有母亲”一句中“赎罪的机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这篇文章缩写成一个小故事。(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课外阅读。
最后一美元
20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猎猎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zhĭ zhī)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一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而一位在超市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qiáng qiăng)度日。
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停在原地。而那名男子两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儿干吗?
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摇了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应(yīng yìng)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jì jí)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刹( shā chà)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了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
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而发愁。
我再没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于。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确的读音。
(2)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泥菩萨过河—________
②空空的什么也没有。________
(3)“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美元。”为什么说这一美元是“珍贵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时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骑“大马”
小时候,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一玩,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蓖麻秆带给我们孩子快乐,是在秋天里。蓖麻作为油料作物,它的秆子不像玉米秆子一样直上直下的只是一根光棍棍,而是枝枝杈杈的,像一棵没有长大的树。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当然,我们决不会直白白地说玩蓖麻秆,我们说骑“大马”,或是说骑“自行车”,而我更喜欢说是骑“大马”。骑“大马”多好啊,脚踩马镫,手执马缰,尽显勃发英姿,何其威武雄壮!因此一看见大人们在收割蓖麻,我们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就会身不由己走到近前去。大人们也挺理解我们挺配合我们的,见我们过来了,就会说:“别来这儿碍手碍脚的,去,骑大马吧。”说着就用镰刀砍下一棵蓖麻秆,“噌噌”几下将枝枝梢梢砍个干净,只留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我们手握“马缰”,将蓖麻秆往两腿间一夹,嘴里“得儿——驾”一声,就开始发了“疯”,一个个在房前屋后左街右巷狂奔一气。我们玩打仗,大有骏马奔驰保边疆之势;也玩娶媳妇,嘴里还会喊几句:“新媳妇,作怪哩,不吃馍馍吃菜哩。”还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一个个小伙伴拼尽全力,快要吐血。我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却乐此不疲,痛快至极,直到玩得人困,“马”废——是的,人困“马”废,人困了,“马”是不会乏的,只能废,不是这儿折了,就是那儿断了——于是我们一个个像吃了败仗的将军,将蓖麻秆随手一扔,拖着沉重的双腿,灰头土脸,低头耷脑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骑“大马”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我禁不住便想,孩子时候真好啊,对什么似乎都抱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即使就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蓖麻秆,却也可以玩出绝好的兴致来。而现在,万念俱灭一般,不论干什么——年龄老大不小了,还是别说玩了吧——都提不起半点兴致来,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老了。而人如果老了,却仍能始终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心,那又该多好啊!
此刻,神思沉浸在遥远的童年的记忆里,我仿佛又一次骑上“大马”了,耳际隐约响起“得儿——驾”一声喊,我似乎脚下生风,又骑着“大马”狂奔起来……
(1)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小时候玩的游戏是( )
A.骑大马。
B.骑自行车。
C.把蓖麻秆当“大马”或“自行车”骑。
(2)骑“大马”的季节是秋季,从( )中可知道。
A.比如蓖麻秆,就曾是我们孩子的爱物。
B.秋天到了,蓖麻子成熟了,摘掉了,蓖麻秆也就该被砍倒了,于是,我们孩子玩蓖麻秆的时候也就来临了。
(3)骑“大马”得有“马”,“马”是怎么来的?作者具体写出了大人一连串的动作:用镰刀________一棵蓖麻秆,将枝枝梢梢________个干净,只________下两个丫杈,于是蓖麻秆就变成一个“丫”字了,而那“丫”字上边的倒八字,就是马缰,就是“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的车把了。
(4)在骑“大马”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
①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肃杀的感觉,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它简直就是一排抖动着芳翅的蝴蝶。
②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我深为会议的主办者的精心感动,他们不是给了你一枝其他的什么普通的花而是一枝这么独特的小花,它同会议的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春天来了,万花芬芳的季节来了,蝴蝶让春天有了翻飞的动感。女性是属于春天属于花的,艳紫的蝴蝶花,代表了多种的含义。
③会议结束,我将这枝花带回了家,因为它太长,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实在不想将它抛弃到桌子上。一个男性就这样举着满枝紫色回了家。
④回来一时找不到地方,就随手将它插在了一个葡萄酒瓶子里。想着回头再给它找个更好一点的地方。却没想一个通知让我离家外出开会了几天。忙乱的思绪早把这枝小花忘掉了。
⑤等到忽而发现它时,我竟那般地吃惊了。小花开得是那么芬芳而张扬。连原来没有开的花蕾也张开了翅膀。是的,是张开了翅膀。一只只的蝴蝶,比原来还要艳丽了。
⑥我有了些许的疑惑,这枝花儿是如何生长得如此茂盛。由于我的疏忽,我是将它插进了酒瓶子里了。我现在看到尚有的少半瓶子没有喝完的红酒,敞开了那么长时间,酒早就不能喝了,忘了倒掉了,但它却滋养了一枝花。多么的有意思,又是多么的让人发感想。花儿此时是无法挑选自己的生活环境的,不得不面对、忍受甚而接受。
⑦我真的觉得它是愉快的,你看那些花儿一朵朵开放得多好啊。紫色的花可劲地伸展着,紫色的中间还有着几道白色的条纹。它们没有任何保留地开着,尽可能地打开自己。让你看得心花怒放。
⑧我有些埋怨自己的疏忽,我想给它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起码给它换上一瓶干净的水,让它饱饱地吸上一口。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到,也许这酒已经适应了它,或者这种花原来就接受这种酒。还是让它在酒瓶里愉快地生活吧。
⑨这些花儿开得是那么的富有艺术。它们有的在这边开,有的在那边开,整个花枝都开满了,真的像一群蝴蝶缠绕在春天里。
⑩我深深地祝福着这些小花,它们本该在哪个树上,却阴差阳错来到了我的家里。这幼小的生命,没有选择,只有开放。
(1)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开篇处“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肃杀的感觉,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自然段写道:“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主办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枝小花“同会议的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第⑨自然段画线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蝴蝶花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这一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一下子就扫除干净。;指小男孩因为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知名度大大提高。
(2)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悲伤;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一扫而光
(3)换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的心情;中心;点明中心。
(4)一个美国小男孩因为天生缺陷而闷闷不乐,在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取得成功,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换个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
2. (1)①物质方面:渲染了物质生活的贫穷,所以小人书是“我”的一笔巨大财富;②精神方面:渲染了环境的丑陋,突出小人书作为“精神食粮”对“我”的重要性。
(2)“我”不愿母亲被人轻蔑,因为要为我讨回“小人书”而人格受伤害。
(3)是一个有缺点(工作作风粗暴、蛮横、有点流气)、爱面子,但良知未泯(本质不坏)的人。
(4)自己有尊严,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应合法(有礼有节)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与权益。
3. (1)B
(2)D
(3)C
(4)因为“我”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父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到父亲的心情和感受,而当“我”懂得了这一点后,父亲已去世,再也无法弥补。
(5)指他决心陪伴母亲,理解母亲,孝顺母亲。
(6)父亲每天很晚都等上班的儿子回家,准备给儿子做晚饭,遭到了儿子“体贴”地拒绝后,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儿子自以为是孝心与体贴,却永远的伤害了父亲。母亲还活着,常陪陪母亲,体贴孝顺母亲,弥补自己对父亲永远的伤害。
二、提升阅读
4. (1)zhī;qiăng;yìng;jí;chà
(2)自身难保;空空如也
(3)因为“我”只剩下一美元,而且这一美元上面有很多明星的亲笔签名。
(4)考虑是不是把钱给他。给,自己只剩下一美元;不给,他又很可怜。
(5)“我”通过了“人品”这一至关重要的考试。
5. (1)C
(2)B
(3)砍下;砍;留
(4)①玩打仗;②玩娶媳妇;③比赛谁的“大马”跑得快。
6. (1)以早春时郑州还“一片肃杀”的环境来做对比,突出了蝴蝶花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它给予人的生命的活力。
(2)会议以女性为主题,这样不但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以“蝴蝶花”所代表的女性的美,更突出了会议的主题,让大家看到主办方对女性、对这一次会议的重视,也让会议的形式变得新颖而独特。
(3)春天来了,万花芬芳的季节来了,蝴蝶让春天有了翻飞的动感。女性是属于春天属于花的,艳紫的蝴蝶花,代表了多种的含义。
(4)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花儿盛开的样子,表现出作者对这些花儿的喜爱。
(5)其实亦可理解为“在逆境中生长的蝴蝶花”。酒瓶中的环境或许并不适合花的成长,凸显了蝴蝶花的生命力之顽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