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阅读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都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新法,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请你用简短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赏金,还因为________。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
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西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死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眼”。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也是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容易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花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不下雨,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1)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低
打打呵欠
(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讲了 、 、 的睡眠特点,分别是 、 、 。
3. 阅读理解
祖父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qiǎ)。”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 , 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__________”这样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1)不是“笑盈盈”的近义词的是( )。
A.笑眯眯 B.笑吟吟 C.笑呵呵 D.冷冰冰
(2)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一句合适的话。
(3)细细品读短文第三自然段,试着回答①②两个小题。
①联系上文,画横线句中的“这一手”指的是( )
A.祖父喜欢骗小孩子,偷藏他们的帽子。
B.祖父喜欢和孩子们开玩笑,趁他们不注意,藏起他们的帽子。
C.祖父常常趁孩子们不注意占他们的便宜
②从第三段划线的字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你觉得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样的祖父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行车撞了人以后
暑假里的一天,我上街买菜。路上,忽然“嘎”的一声,随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
我顺着哭声望去,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哭,旁边翻着辆自行车,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人正吃力地站起身子。我赶忙跑过去想拉起那孩子。这时,一个妇女从路旁的店里直窜到街上,瞪着眼骂道:“瞎了眼了!撞倒了我的孩子!”一边抢着抱起了那坐在地上的孩子。戴着眼镜的青年忙说:“阿嫂,我心太急,车子撞着了您的孩子,真对不起!”说着就掏出钱往妇女手里塞,一边摸着那孩子的头说:“小姑娘,摔痛了!叫你妈妈给你买点好吃的。”那妇女没肯接钱,她怀里的孩子却哭得更响了。
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了。人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现在的年轻人骑车太横冲直撞了!”“这青年人还蛮客气,懂道理。”“快送医院查查,伤着了没有?”青年人忽然醒悟了,满口说:“好!好!我这就带孩子上医院检查。刚才我只记挂自己母亲的伤势,急着赶往医院去看她,没注意走过来的这孩子,对不起!对不起!”
“哦——是这样——孩子一时看不出有什么伤,就算了。”那妇女的口气和缓了。“那怎么行?我反正要上医院去,孩子先让我带去看看,好放心。”“你快去看你妈,孩子真有事,我自己送去。”青年人还是站着没动,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guān qiè( )地说:“青年人,这阿嫂诚心放你走,走嘛!”“孩子有她妈,你放心走!”“以后骑车要liú xīn( ),青年人!”
我站在人群中,只感觉有一股暖流包围着我,我全身热乎乎的。
(1)根据拼音填上相应的词语。
(2)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①七嘴八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醒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
①街上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人正吃力地站起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________阿嫂怎么责骂,他________有礼貌地耐心解释。
②青年人想________被群众批评,________主动赔礼道歉,得到群众谅解。
(5)短文有四个自然段,有两段大意没写,用简明的话补写出来。
①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人撞倒一个小女孩,连忙赔礼。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受到感动。
(6)“我站在人群中,只感觉有一股暖流包围着我,我全身热乎乎的。”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竞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请写出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划线的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中的“竟”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卫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人间句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芒——________ 皓月——________ 无际——________
(2)按文章内容填空。
①突然间,一轮________满月从海上升了来。
②这时上面有________青天。
③下面有________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3)作者几处描述的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按课文内容填空,有感情地读两遍。
与晚风、______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______描写的。可是______能够做到与晚风、______为友的,就只是那些______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一个_______,也是幸事。
(5)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绘。
(6)你能把古今人有关写月亮的诗句写出几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商鞅为了推行变法,放了一根木柱在都城南门,宣称谁将这根木柱扛到北门就赏十金。起初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个小伙子将木柱扛到了北门,获得了赏赐。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2)他之前对商鞅的承诺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语言;使国家强大起来;言而有信、赏罚分明
(4)不能。因为加上“郑重地”说明变法是严肃认真的,也写出了商鞅的决心。
(5)C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 (1)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弄假成真;说说笑话;唱唱小曲;听听音乐
(2)夏天的夜晚,蝙蝠之所以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的飞翔,是因为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
(3)蝙蝠;海参;蜗牛;蝙蝠要冬眠;海参要夏眠;蜗牛动不动就关起门大睡
3. (1)D
(2)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3)B;孩子们非常喜欢祖父,祖父也喜欢孩子,他们之间关系密切,没有隔阂。
(4)祖父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并且拥有一颗孩童般纯真的心。我喜欢这样的祖父。如祖父和孩子们玩藏帽子的游戏,不是为了为难孩子,而只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幸福。
二、提升阅读
4. (1)关切;留心
(2)形容人多嘴杂;在认识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3)①人围拢了。②青年人站起身子。
(4)无论;都;与其;不如
(5)街上的人责怪青年人不负责任;大家明白原因后都原谅了青年人
(6)“我”看到大家都责怪的青年人,因为对母亲的关心让大家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变责怪为关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让“我”感到全身热乎乎的。
5. (1)有一天;孤儿院;男孩儿、院长;男孩儿总是悲观地问院长他的生命的价值;院长叫男孩儿把一块石头拿到不同的市场上去“卖”,结果石头的价钱越涨越高;男孩儿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
(2)“总”与“常常”相照应。男孩儿不|止一次地问,说明他对人生没有信心!
(3)不能。“竞”字突出了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是出人意料的。
(4)就算是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存在的价值。在等待别人珍惜的同时,首先要学会自我珍惜。
6. (1)光辉;明月;无涯
(2)黄色大圆镜似的;无际的;无涯的
(3)略
(4)明月;文字;真正;明月;以海为家;海上的过客
(5)颜色;形状
(6)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