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提升(1)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185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提升(1)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185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提升(1)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185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一章机械运动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提升(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SI),规定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千米 B.米 C.毫米 D.分米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彩灯闪烁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3.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4m
C.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D.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4.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在水中游得最快的动物是旗鱼,在空中飞得最快的动物是褐海燕,如图所示是三种动物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如果有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军是( )
A.猎豹 B.旗鱼 C.褐海燕 D.无法比较
5.如图所示两辆汽车A、B在平直马路上运动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前30秒内,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B.A车在t1、t2、t3时刻的速度大小是一样的
C.70s内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2m/s
D.40s﹣70s,A车比B车运动的慢
6.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秒内,乙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秒时间内,甲车速度比乙车大
C.第10秒时,甲、乙两车行驶距离相同
D.第20秒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
7.一般自行车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
A.16m B.160m C.1600m D.16000m
8.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你现在所处的考场内气温约37℃
B.初中课桌的高度约75cm
C.初中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15m/s
D.成人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10s
9.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5mm B.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 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
10.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2:1 B.1:2 C.8:1 D.1:8
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直线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B.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C.t2~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同学借助于如图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4.《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____(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______km。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如图所示,物体A长为___________cm;如图所示,物体B长为___________cm。
16.在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______m/s。
17.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5圈,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cm。
18.共享电动车是一种新的交通工具,通过扫码开锁使用,电动车最大速度20km/h,若以这个速度行驶 15min,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以电动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
19.国庆期间,丁晓同学与家人自驾游。他们乘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信息。
(1)“60”表示_____;
(2)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他们的车(车长忽略)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间______?
20.小明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第1s内,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崔推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分析可知小崔在2~5s推动物体作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运动。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由图可知加速度a=的单位是______;在0~2s内小崔同学对物体提供的加速度的为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_____,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举一例)。同学们想知道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该先测出斜面下半段的长度,即小车通过的距离:然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最后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气泡通过的距离/cm | 5 | 10 |
| 20 | 25 |
时间/s | 2 | 4 | 6 | 8 | 10 |
A.在小车经过斜面中点时及时按下停表,记录所用的时间
B.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中点所用的时间
C.先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再如B所述方法,测出小车经过斜面上半段所用的时间,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22.小明分别测量了一个人正常心跳100次所用时间t1和眼保健操的时间t2,以及汽车在某时刻的速度v,并用照相机记录了当时表盘的数据。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表盘的数据判断t1=______s,t2=______s,v=______。
23.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气越足,滚动就越_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 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 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 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 s。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__________;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B段比在BC段运动要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___________。
2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__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__;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__;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m/s。
2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主要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符合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___
A. B. C. D.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C
7.C
8.B
9.B
10.C
11.A
12.A
13.B
14.最大速度 12 运动
15.3.60 4.4
16.20.0 0.4
17.0.2
18.5 静止
19.限速60km/h
246s
20.静止 0.58 匀速 m/s2 5m/s2
21.便于测量时间 使用较长的斜面 C
22.99.5 335 80km/h
23.快 米尺 1.25 快 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或没有进行多次实验)
24.80.0 时间 大 0.5
25. 刻度尺 秒表 C t2 配速是指通过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根据可知,运动越快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