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_数学(B)试卷
展开1. 下列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2,2,4B.3,4,5C.1,2,3D.2,3,6
2. 一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7B.11C.7或10D.10或11
3.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B.5C.6D.7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B.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外角和
C.三角形的外角和小于四边形的外角和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5.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①②③都带去
6. 如图所示,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则说明 ∠A′O′B′=∠AOB 的依据是( )
A.SASB.SSSC.AASD.ASA
7.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B.∠BAC=∠DAC
C.∠BCA=∠DCAD.∠B=∠D=90∘
8.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其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A.6
9. 如图,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ACB=60∘,BE,CF相交于D,则∠CDE的度数是( )
A.110∘B.70∘C.80∘D.75∘
10. 如图,AD是△ABC边BC的中线,E,F分别是AD,BE的中点,若△BFD的面积为6,则△ABC的面积等于( )
A.18B.24C.48D.36
二、填空题
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如图,△ABC和△EFD分别在线段AE的两侧,点C,D在线段AE上,AC=DE,AB // EF,AB=EF.求证:BC=FD.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如图所示,∠ACD是△ABC的外角,∠A=40∘,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
1求∠E的度数.
2请猜想∠A与∠E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点F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DF=EF.
如图,求∠1+∠2+∠3+∠4+∠5+∠6的度数.
解下列各题.
(1)如图1,△ABC中,∠BAC=90∘,AB=AC,AE是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异侧,BD⊥AE于D,CE⊥AE于E,求证:BD=DE+CE.
(2)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BD
如图,在△ACB中,∠ACB=90∘,AC=BC,点C的坐标为(−2, 0),点A的坐标为(−6, 3),求点B的坐标.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在△ABC 中,∠ABC=70∘,∠ACB=50∘ ,BO,CO分别为∠ABC 和∠ACB的角平分线,则 ∠BOC=__________;
(2)如图2,在 △ABC中,∠A=60∘,∠OBC=13∠ABC, ∠OCB=13∠ACB,求出 ∠BOC的度数;
(3)在△ABC中,∠A=60∘,若BO,CO分别为△ABC两个外角∠CBD和∠BCP的三等分线,请直接写出∠BOC的度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 数学(B)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的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A,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
B,3+4>5,能构成三角形,故B选项正确;
C,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D,2+3<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解:①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3,4,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3+4=10,
②3是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4,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4+4=11,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或11.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解析】
由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且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
解:∵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且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60=6.
故选C.
4.
【答案】
B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判断则可.
【解答】
解: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其互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故A错误;
B,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外角和是360∘,故B正确;
C,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故C错误;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D错误.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
本题就是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解答】
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
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
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
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应带③去.
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作图—基本作图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
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解答】
解:∵ 在△COD和△C′O′D′中CO=C′O′DO=D′O′CD=C′D′,
∴ △COD≅△C′O′D′,
∴ ∠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故选B.
7.
【答案】
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
本题要判定△ABC≅△ADC,已知AB=AD,AC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故添加CB=CD、∠BAC=∠DAC、∠B=∠D=90∘后可分别根据SSS、SAS、HL能判定△ABC≅△ADC,而添加∠BCA=∠DCA后则不能.
【解答】
解:A、添加CB=CD,根据SSS,能判定△ABC≅△AD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添加∠BAC=∠DAC,根据SAS,能判定△ABC≅△AD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添加∠BCA=∠DCA时,不能判定△ABC≅△ADC,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添加∠B=∠D=90∘,根据HL,能判定△ABC≅△ADC,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答案】
D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求得其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第三边大于2,而小于8.
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大于10,而小于16.
故选D.
9.
【答案】
B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由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ACB=6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EBC与∠FCB的度数,然后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CDE的度数.
【解答】
解:∵ 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ACB=60∘,
∴ ∠CBE=12∠ABC=40∘,∠FCB=12∠ACB=30∘,
∴ ∠CDE=∠CBE+∠FCB=70∘.
故选B.
10.
【答案】
C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知,
S△ABD=2S△BDE,
S△BDE=2S△BDF,
S△ABC=2S△ABD,
∴ S△ABC=4S△BDE=8S△BDF=8×6=48.
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
∠A=12(∠1+∠2)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
本题问的是关于角的问题,当然与折叠中的角是有关系的,∠1与∠AED的2倍和∠2与∠ADE的2倍都组成平角,结合△AED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 △ABC纸片沿DE折叠,
∴ ∠1+2∠AED=180∘,∠2+2∠ADE=180∘,
∴ ∠AED=12(180∘−∠1),∠ADE=12(180∘−∠2),
∴ ∠AED+∠ADE=12(180∘−∠1)+12(180∘−∠2)
=180∘−12(∠1+∠2),
△ADE中,∠A=180∘−(∠AED+∠ADE)
=180∘−[180∘−12(∠1+∠2)]=12(∠1+∠2).
故答案为:∠A=12(∠1+∠2).
三、解答题
【答案】
证明:∵ AB // EF,
∴ ∠A=∠E.
在△ABC和△EFD中,
AC=DE,∠A=∠E,AB=EF,
∴ △ABC≅△EFD(SAS),
∴ BC=FD.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CB≅△DEF,即可得出BC=DF.
【解答】
证明:∵ AB // EF,
∴ ∠A=∠E.
在△ABC和△EFD中,
AC=DE,∠A=∠E,AB=EF,
∴ △ABC≅△EFD(SAS),
∴ BC=FD.
【答案】
解:设AB=AC=x,则AD=CD=12x,
若AB+AD=24cm,BC+CD=30cm,
则:x+12x=24,
∴ x=16,BC=30−12×16=22cm,
∴ 三边长分别为16cm,16cm,22cm;
若AB+AD=30cm,BC+CD=24cm,
则:x+12x=30,
∴ x=20,BC=24−12×20=14cm,
∴ 三边长分别为20cm,20cm,14cm;
因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
【考点】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AB+AD=30,BC+DC=24或AB+AD=24,BC+DC=30,所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和中线的性质可求得,三边长为16,16,22或20,20,14.
【解答】
解:设AB=AC=x,则AD=CD=12x,
若AB+AD=24cm,BC+CD=30cm,
则:x+12x=24,
∴ x=16,BC=30−12×16=22cm,
∴ 三边长分别为16cm,16cm,22cm;
若AB+AD=30cm,BC+CD=24cm,
则:x+12x=30,
∴ x=20,BC=24−12×20=14cm,
∴ 三边长分别为20cm,20cm,14cm;
因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
【答案】
解:1∵ BE平分∠ABC,CE平分∠ACD,
∴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ACD=∠A+∠ABC,∠DCE=∠E+∠CBE,
∴ ∠A+∠ABC=2(∠E+∠CBE),
∴ ∠A=2∠E,
∵ ∠A=40∘,
∴ ∠E=20∘;
2∠A=2∠E.
理由如下:∵ BE平分∠ABC,CE平分∠ACD,
∴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ACD=∠A+∠ABC,∠DCE=∠E+∠CBE,
∴ ∠A+∠ABC=2(∠E+∠CBE),
∴ ∠A=2∠E.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解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CBE,∠ACD=2∠DCE,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DCE=∠E+∠CBE,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2∠E,再求解即可;
(2)根据(1)的求解解答.
【解答】
解:1∵ BE平分∠ABC,CE平分∠ACD,
∴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ACD=∠A+∠ABC,∠DCE=∠E+∠CBE,
∴ ∠A+∠ABC=2(∠E+∠CBE),
∴ ∠A=2∠E,
∵ ∠A=40∘,
∴ ∠E=20∘;
2∠A=2∠E.
理由如下:∵ BE平分∠ABC,CE平分∠ACD,
∴ ∠ABC=2∠CBE,∠ACD=2∠D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ACD=∠A+∠ABC,∠DCE=∠E+∠CBE,
∴ ∠A+∠ABC=2(∠E+∠CBE),
∴ ∠A=2∠E.
【答案】
证明:∵ OC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
∴ PD=PE,
在Rt△OPD和Rt△OPE中,OP=OP,PD=PE,
∴ Rt△OPD≅Rt△OPE(HL),
∴ OD=OE,
∵ OC是∠AOB的平分线,
∴ ∠DOF=∠EOF,
在△ODF和△OEF中,OD=OE,∠DOF=∠EOF,OF=OF,
∴ △ODF≅△OEF(SAS),
∴ DF=EF.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D=PE,利用“HL”证明Rt△OPD和Rt△OP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D=O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ODF和△OEF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
【解答】
证明:∵ OC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
∴ PD=PE,
在Rt△OPD和Rt△OPE中,OP=OP,PD=PE,
∴ Rt△OPD≅Rt△OPE(HL),
∴ OD=OE,
∵ OC是∠AOB的平分线,
∴ ∠DOF=∠EOF,
在△ODF和△OEF中,OD=OE,∠DOF=∠EOF,OF=OF,
∴ △ODF≅△OEF(SAS),
∴ DF=EF.
【答案】
解:如图,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
∠7=∠1+∠6,
∠8=∠2+∠7.
由等式的性质,得,
∠8=∠1+∠2+∠6.
∴ ∠1+∠2+∠3+∠4+∠5+∠6=∠8+∠3+∠4+∠5
=(4−2)×180∘=360∘.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如图,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
∠7=∠1+∠6,
∠8=∠2+∠7.
由等式的性质,得,
∠8=∠1+∠2+∠6.
∴ ∠1+∠2+∠3+∠4+∠5+∠6=∠8+∠3+∠4+∠5
=(4−2)×180∘=360∘.
【答案】
解:(1)∵ ∠BAC=90∘,BD⊥AE,CE⊥AE,
∴ ∠BDA=∠AEC=90∘,
∵ ∠ABD+∠BAE=90∘,∠CAE+∠BAE=90∘
∴ ∠ABD=∠CAE,
∵ AB=AC,
在△ABD和△CAE中,
∵ ∠BDA=∠AEC,∠ABD=∠CAEAB=AC,
∴ △ABD≅△CAE(AAS),
∴ BD=AE,AD=CE,
∵ AE=AD+DE,
∴ BD=DE+CE.
(2)BD=DE−CE;
∵ ∠BAC=90∘,BD⊥AE,CE⊥AE,
∴ ∠BDA=∠AEC=90∘,
∴ ∠ABD+∠DAB=∠DAB+∠CAE,
∴ ∠ABD=∠CAE,
∵ AB=AC,
在△ABD和△CAE中,
∵ ∠BDA=∠AEC∠ABD=∠CAEAB=AC,
∴ △ABD≅△CAE(AAS),
∴ BD=AE,AD=CE,
∴ AD+AE=BD+CE,
∴ BD=DE−CE.
【考点】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根据已知利用AAS判定△ABD≅△CAE从而得到BD=AE,AD=CE,因为AE=AD+DE,所以BD=DE+CE;
根据已知利用AAS判定△ABD≅△CAE从而得到BD=AE,AD=CE,因为AD+AE=BD+CE,所以BD=DE−CE.
【解答】
解:(1)∵ ∠BAC=90∘,BD⊥AE,CE⊥AE,
∴ ∠BDA=∠AEC=90∘,
∵ ∠ABD+∠BAE=90∘,∠CAE+∠BAE=90∘
∴ ∠ABD=∠CAE,
∵ AB=AC,
在△ABD和△CAE中,
∵ ∠BDA=∠AEC,∠ABD=∠CAEAB=AC,
∴ △ABD≅△CAE(AAS),
∴ BD=AE,AD=CE,
∵ AE=AD+DE,
∴ BD=DE+CE.
(2)BD=DE−CE;
∵ ∠BAC=90∘,BD⊥AE,CE⊥AE,
∴ ∠BDA=∠AEC=90∘,
∴ ∠ABD+∠DAB=∠DAB+∠CAE,
∴ ∠ABD=∠CAE,
∵ AB=AC,
在△ABD和△CAE中,
∵ ∠BDA=∠AEC∠ABD=∠CAEAB=AC,
∴ △ABD≅△CAE(AAS),
∴ BD=AE,AD=CE,
∴ AD+AE=BD+CE,
∴ BD=DE−CE.
【答案】
解:过A和B分别作AD⊥OC于D,BE⊥OC于E,
∵ ∠ACB=90∘,
∴ ∠ACD+∠CAD=90∘,∠ACD+∠BCE=90∘,
∴ ∠CAD=∠BCE,
在△ADC和△CEB中,
∠ADC=∠CEB=90∘,∠CAD=∠BCE,AC=BC,
∴ △ADC≅△CEB(AAS),
∴ DC=BE,AD=CE.
∵ 点C的坐标为(−2, 0),点A的坐标为(−6, 3),
∴ OC=2,AD=CE=3,OD=6,
∴ CD=OD−OC=4,OE=CE−OC=3−2=1,
∴ BE=4,
∴ 则B点的坐标是(1, 4).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坐标与图形性质
【解析】
过A和B分别作AD⊥OC于D,BE⊥OC于E,利用已知条件可证明△ADC≅△CEB,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
【解答】
解:过A和B分别作AD⊥OC于D,BE⊥OC于E,
∵ ∠ACB=90∘,
∴ ∠ACD+∠CAD=90∘,∠ACD+∠BCE=90∘,
∴ ∠CAD=∠BCE,
在△ADC和△CEB中,
∠ADC=∠CEB=90∘,∠CAD=∠BCE,AC=BC,
∴ △ADC≅△CEB(AAS),
∴ DC=BE,AD=CE.
∵ 点C的坐标为(−2, 0),点A的坐标为(−6, 3),
∴ OC=2,AD=CE=3,OD=6,
∴ CD=OD−OC=4,OE=CE−OC=3−2=1,
∴ BE=4,
∴ 则B点的坐标是(1, 4).
【答案】
120∘
(2)∵∠A=60∘,
∴∠ABC+∠ACB=180∘−∠A=120∘,
∵∠OBC=13∠ABC, ∠OCB=13∠ACB,
∴∠OBC+∠OCB=13(∠ABC+∠ACB)=40∘,
∴∠BOC=180∘−(∠OBC+∠OCB)=180∘−40∘=140∘.
(3)如图,
∵∠A=60∘,
∴∠ABC+∠ACB=180∘−∠A=120∘,
∴△ABC 两个外角 ∠CBD=180∘−∠ABC, ∠BCP=180∘−∠ACB,
∴∠CBD+∠BCP=360∘−(∠ABC+∠ACB)=240∘,
∵ BO,CO分别为 △ABC 两个外角 ∠CBD和∠BCP 的三等分线,
∴ 分两种情况:
①∠OBC=13∠CBD, ∠OCB=13∠BCP,
∴∠OBC+∠OCB=13(∠CBD+∠BCP)=80∘,
∴∠BOC=180∘−(∠OBC+∠OCB)=180∘−80∘=100∘;
②∠OBC=23∠CBD, ∠OCB=23∠BCP,
∠OBC+∠OCB=23(∠CBD+∠BCP)=160∘,
∠BOC=180∘−(∠OBC+∠OCB)=180∘−160∘=20∘;
综上所述,∠BOC 的度数为 100∘或20∘.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 BO,CO分别是 ∠ABC和∠ACB 的平分线,∠ABC=70∘,∠ACB=50∘,
∴ ∠OBC=12∠ABC=35∘, ∠OCB=12∠ACB=25∘,
∴ ∠OBC+∠OCB=35∘+25∘=60∘,
∴ ∠BOC=180∘−(∠OBC+∠OCB)=180∘−60∘=120∘;
故答案为:120∘.
(2)∵∠A=60∘,
∴∠ABC+∠ACB=180∘−∠A=120∘,
∵∠OBC=13∠ABC, ∠OCB=13∠ACB,
∴∠OBC+∠OCB=13(∠ABC+∠ACB)=40∘,
∴∠BOC=180∘−(∠OBC+∠OCB)=180∘−40∘=140∘.
(3)如图,
∵∠A=60∘,
∴∠ABC+∠ACB=180∘−∠A=120∘,
∴△ABC 两个外角 ∠CBD=180∘−∠ABC, ∠BCP=180∘−∠ACB,
∴∠CBD+∠BCP=360∘−(∠ABC+∠ACB)=240∘,
∵ BO,CO分别为 △ABC 两个外角 ∠CBD和∠BCP 的三等分线,
∴ 分两种情况:
①∠OBC=13∠CBD, ∠OCB=13∠BCP,
∴∠OBC+∠OCB=13(∠CBD+∠BCP)=80∘,
∴∠BOC=180∘−(∠OBC+∠OCB)=180∘−80∘=100∘;
②∠OBC=23∠CBD, ∠OCB=23∠BCP,
∠OBC+∠OCB=23(∠CBD+∠BCP)=160∘,
∠BOC=180∘−(∠OBC+∠OCB)=180∘−160∘=20∘;
综上所述,∠BOC 的度数为 100∘或20∘.
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B)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B)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_数学(A)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湖北省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_数学(A)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