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巩固练习,回顾全课,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姓名 |
| 单位名称 |
| 填写时间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册 | 一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课题名称 | 11-20各数的认识 | ||||
难点名称 |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学生已经简单认识11-20这些数,但只有理解、掌握计数单位“十”之后才能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一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 | ||||
难点教学方法 | 1.通过游戏活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复习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的数,并让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数。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新的数朋友,它们又有什么小秘密等着我们发现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
知识讲解(突破难点) |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生交流汇报。 2.认识计数单位“十”。 (1)引导整理小棒 师:小棒放得太散了,数起来很辛苦,怎么样才能一眼看有多少个呢? 生在观察后随机说个数,因此并不准确。 (2)组织交流 生:我数出10根小棒,它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 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 (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 学生独立尝试操作。 (1) 认识11。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数一数,摆一摆。在一个十后面接着摆一根小棒,也就是一个一,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十一,写作11,读作十一。 学生用小棒摆出数11,并口述它的组成,写法和读法。 (2)建立模型 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1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小棒? 生答,11根小棒再添上一根就是12根小棒,一个十和两个一合起来就是12,写作12,读作12., 同学们,你们会像这样一直数到19吗?请你和同桌配合完成。 谈话:大家观察一下,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现在如果给19根小棒在增加一根,这个数是多少?怎样表示? (3)认识20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整理一下这些小棒,一共有多少根?为什么? 4.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引导生将直尺补充完整,并根据问题感知11~20各数的顺序。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尝试完成。
| ||||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1题。先圈出10只,再接着数,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用小棒摆出下面的数。(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2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看图写数 要求生说出自己的观察方法。 | ||||
小结 |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