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原子种类不变,物质总质量守恒,质量守恒的原因,元素的质量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狄仁杰的迷惑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呢?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
思考和分析:1、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总质量变化情况。
思考: ① 气球的变化及原因
—— 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对比反应前后,你发现了什么?
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Fe + CuSO4 → Cu + FeSO4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g O2 MgO
查阅资料: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 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
解释狄仁杰的迷惑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
蜡烛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去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当然比原来的质量小。
1、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守恒的是“总质量”。如有沉淀、气体生成都应考虑进去。设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实验时,装置必须密闭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
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的质量小。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散到空气去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当然比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小。
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 烧烤摊上的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 灰烬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小了 B. 10 g蔗糖溶于90 g水中,总质量为100 g C.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的 质量减少了 D. 5g水受热变成了5g水蒸汽
5.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1)、m=(2)、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4、在反应A+B=C+D中,已知11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g C和8gD,则在此反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7、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肯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碳酸受热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碳酸中含有 元素,
8. 根据反应3NO2 + H2O = 2HNO3 + 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N2 B、NO C、N2O3 D、N2O5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通过对比,你认为下列哪种描述方式最好?好在哪里?
1、在点燃的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思考:(1)你能用哪些方式来描述碳在空气中燃烧?
体现出质量守恒(即:原子种类、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一)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标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
12 : 32 : 44
2、(微观)可以反应出各物质的微粒数量比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3、可以反应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1 : 1 : 1
1、质的含义: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表示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即各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和)之比
注意:是判断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依据
相对原子质量:C - 12 O - 16
1.质的含义: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3.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 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124∶160∶284
4×31 ∶ 5×32 ∶ 2×142
124 ∶ 160 ∶ 284
4 ∶ 5 ∶ 2
2.表示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相对原子质量:P - 31 O - 16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 CO2为例)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读法)
2、表明各物质之间的微粒数量比
3、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
1、质的含义:表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表示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
68 ∶ 36∶ 32
2 ∶ 2 ∶ 1
2、物质的微粒意义:表示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完全分解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
相对原子质量:H - 1 O - 16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背景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九年级上,红色固体,反应前M1,反应后M2,硫酸铜,反应硫酸铜,剩余硫酸铜,剩余铁,反应铁,生成硫酸亚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质量守恒定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查阅资料,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探究活动,m1m2,实验镁条燃烧,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可能,证明猜想,解释与结论,红磷燃烧前后的对比,反应前物质,反应后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学以致用,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