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导学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难点名称
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理解困难:在本课中,虽然课文有趣生动,但是与实际不太符合,使得学生对文中具体事物的理解不深刻,缺乏共通性。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对小蝌蚪变青蛙的方法不了解。读书留于形式,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
难点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学生自己读,教师带读。
2引导学生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让我们接着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一看小蝌蚪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2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 一群 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好,老师现在希望大家先从第四自然段找到青蛙的样子,我们先进行一个对比看一看,长得不一样的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是四条腿)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4.齐读第5、6自然段。
(1)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最后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尾巴消失了)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并试着用——看到——在——的句式试着试着说句子。
小结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