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兰州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卷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性腺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刺激
B. T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和运输
C.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D. 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都与兴奋的传递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只有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抗体。
2、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细胞膜上的载体可以运输物质分子进出细胞,不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刺激。
【详解】性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能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但载体不能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刺激,A错误;T细胞不能合成抗体,B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C错误;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和突触前膜(上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都与兴奋的传递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 水稻和蕃茄对不同离子吸收量不同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C. 根尖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
D. 水稻培养液中Ca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载体蛋白活性受到抑制
【答案】D
【解析】
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正确;水稻和蕃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根尖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C正确;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 较少,导致水稻培养液里Ca2+、Mg2+ 浓度升高,D错误。
3. 果蝇(2N=8)的某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现分别检测了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叉互换”的现象可能出现在T1时期
B. 最终形成的4个精子中染色体数分别为3、3、5、5
C. T2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可能仍含有等位基因
D. T3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据柱形图可知,T1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8:16:16,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T2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5:10:10,说明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且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裂,导致1个次级精母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T3时期无染色单体,说明为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
【详解】由分析可知,T1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正确;由分析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导致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3和5,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分别为3、3、5、5,B正确;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因此T2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可能仍含有等位基因,C正确;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发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最终导致T3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1,不会出现2条Y染色体,D错误。
4. 某雄性哺乳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下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1、2、3代表染色体),已知该细胞在此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差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的差错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 该细胞中1、2、3为非同源染色体,有6个核DNA分子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和aBY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且染色体数为3条,而此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条,因此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错误;据图可知,2号染色体上只有一个A基因,说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移到了该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即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错误;由于二倍体生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后无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中1、2、3为非同源染色体,有6个核DNA分子,C正确;据图分析,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和aBX,D错误。
5. 植物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研究者采集了 4 个物种的乔木以及每一物种的多个家系的叶片, 以不同形式混合并检测分解速率,探索凋落物分解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研究中涉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
①遗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B、C均错误,D正确。
6.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为森林。在此过程中
A. 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 群落的优势种未发生明显变化 D. 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逐渐消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A正确;弃耕的农田含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草本逐渐取代苔藓、灌木逐渐取代草本、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由此可见,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了明显变化,C错误;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并没有消失,D错误。
7. 树冠是林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树木对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的利用受限于树冠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家们以马尾松为对象,研究了人工林不同冠层分枝的光合特性,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表1不同冠层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1)导致不同冠层光合速率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若一天中光照和黑暗时间相同,则冠层______(填“A”、“B”或“C”)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最强,而冠层______(填“A”、“B”或“C”)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最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为了优化树冠结构、促进树木生长,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 (2). C (3). A (4). 冠层C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但呼吸速率最小;冠层A则相反 (5). 人工修枝,修剪下冠层光合能力较弱的分枝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表分析可知,树木光合产物的积累量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差值,冠层C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但呼吸速率最小,因此一昼夜中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最强,而冠层A则相反。
【详解】(1)不同冠层的有效光辐射差异较大,顶部光照充足,底部光照较弱,即光照强度会导致不同冠层光合速率的差异。
(2)树木光合产物的积累量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差值,白天冠层C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但其呼吸速率最小,因此若一天中光照和黑暗时间相同情况下,冠层C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最强,而冠层A是净光合速率最小,但呼吸速率最大,故冠层A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最弱。
(3)根据研究结果,为了优化树冠结构、提高树木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人工修枝,修剪下冠层光合能力较弱的分枝。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8.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图1为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图2表示目的基因及限制酶切点,图3表示目的基因上的DNA片段,图4表示质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内写出由图1所示的限制酶EcoRⅠ切割外源DNA所形成的粘性末端。
____
(2)图3为目的基因中的某一片段,连接②处化学键的酶有_____________。
(3)若利用PCR技术增加目的基因的数量,由图2可知,A、B、C、D四种单链DMA片段中除了B作为引物外,_________(填写A或C或D)亦可作为引物。
(4)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提高重组效率,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
(5)如果大肠杆菌是受体细胞,则其体内应不含__________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答案】 (1). 或 (2). 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3). C (4). EcoRⅠ和PstⅠ (5). 抗四环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工具和操作步骤,能正确理解限制酶的特点。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然后再结合题意梳理所学基础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由图1可知,限制酶EcoRⅠ能够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所以限制酶EcoRⅠ切割外源DNA所形成的粘性末端可表示为:或。
(2)图3中②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可连接②磷酸二酯键。
(3)若利用PCR技术增加目的基因的数量,由图2可知,DNA复制只能从5’到3’,因此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应选取 B和C 作为引物。
(4)用两种相同的限制酶分别切断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可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质粒上至少保留一个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综合分析图2中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位点、图4中质粒上的限制酶切位点,可推知应该选择限制酶是PstⅠ、EcoRⅠ进行切割,这样质粒上可以保留抗四环素基因,完全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5)由前面分析可知,重组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应将该重组质粒导入到不含抗四环素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内,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9. 人体除了存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胰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睡眠、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任何一个外周生物钟和主生物钟不同步,就有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导致人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调节,图一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游,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PER蛋白的含量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如图二,PER基因通过____________过程表达出的PER蛋白在夜间与TIM蛋白结合为二聚体,经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后抑制该基因的表达;白天在光信号的影响下,上述二聚体生成量___________,PER基因表达量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 (2). 胞吐 (3). 体液 (4). 反馈调节(或者负反馈调节) (5). 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继而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影响了生物钟 (6). 转录翻译 (7). 核孔 (8). 少 (9). 多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一中光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分泌的途径和褪黑素的作用结果判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和特点,根据图二中有光和无光条件下TIM蛋白的不同去向分析PER基因表达量。
(1)据图一可知,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首先作用于视网膜,通过神经调节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松果体细胞,影响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神经纤维末梢通过胞吐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2)褪黑素属于一种激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体液(血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其活动,该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熬夜玩手游时,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递质属于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从而扰乱了生物钟。
(3) PER基因通过转录过程合成mRNA,进而通过翻译过程表达出PER蛋白,据图可知,在夜间无光时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为二聚体,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后抑制该基因的表达;白天在光信号的影响下,CRY蛋白与TIM蛋白结合为二聚体,并被降解,导致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而成的二聚体量减少,PER基因表达增强,PER蛋白含量增多。
10. 灰线小卷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当其大量繁殖时会严重危害森林。如图是瑞士某森林中灰线小卷蛾幼虫的密度与落叶松松针长度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治灰线小卷蛾对森林的危害,从1980年开始,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
【答案】 (1). 随机取样 (2). 捕食 (3). 减小 (4). (次级)消费者 (5). a
【解析】
分析:结合题图分析,实线表示松针长度,虚线表示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二者具有先后的增减关系;再结合题意“灰线小卷蛾会害虫森林”,进而推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详解:(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其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3)由于在原环境条件下引入了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生存量减少,所以引入后灰线小卷蛾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会减小。由于鸟是捕食灰线小卷蛾的,而灰线小卷蛾又捕食落叶松,所以鸟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引入该种鸟后,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被大量捕食,所以落叶松的生长状况更好,其松针长度平均值更大,所以可以用图中a曲线表示。
点睛:生态系统中某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变时不变;当环境条件变得更优越,则K值增大;反之,则K值减小。
11. 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最早,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基的碳源是_________。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__(填“正”或“倒”)放置。培养基接种之前首先要进行灭菌和倒平板处理,并检测培养基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稀释倍数为105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次取0.1mL),统计高产淀粉酶的菌落数分别为140、150、160,则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细菌为___________个。
(3)若要保存高产淀粉酶的菌种,使用______(填“平面”或“斜面”)培养基,在________℃温度下保藏。
(4)若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菌种比静置培养时的淀粉酶产量高,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淀粉 (2). 倒 (3). 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 (4). 1.5×108 (5). 斜面 (6). 4 (7). 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利于菌体与培养液的充分接触,促进菌体生长和代谢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要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应该取含淀粉丰富的土壤,且应将样土中微生物接种在含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这样才能使不能利用淀粉的其他微生物遭到淘汰,保留能产生淀粉酶的目的菌。为了分离纯化目的菌株,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不管用那种方法,都需要倒平板,检测平板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为了防止被杂菌感染,平板培养应倒置。为了计数菌液中活菌数,通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如果为了扩大培养,应选择液体培养基培养,因为这样能充分接触培养基;如果是需氧菌,还需要震荡培养液,以增大溶氧量。
(1)根据前面的分析,要筛选产淀粉酶菌株,则配制的培养基中最好只提供唯一碳源——淀粉,目的让能分泌淀粉酶利用淀粉的目的菌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能分泌淀粉酶的其他微生物遭到淘汰。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以避免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滴落污染培养基,培养基接种之前要进行灭菌和倒平板处理,并检测培养基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常用的方法是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
(2)每克(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稀释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C=(140+150+160)/3=150个,V=0.1 mL,M=105,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稀释前1 mL菌液中所含细菌数=C/V×M=150/0.1×105=1.5×108个。
(3)菌种保藏有两种方法,若要保存高产淀粉酶的菌种,应使用斜面培养基,在4℃温度下保藏。
(4)若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菌种比静置培养时的淀粉酶产量高,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利于菌体与培养液的充分接触,促进菌体生长和代谢。
【点睛】本题主要涉及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分离筛选、计数、保藏等相关基础知识,只需学生熟悉相关操作原理即可解决。
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共12页。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咸阳高三一模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咸阳高三一模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