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2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397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3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二课时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2)谨记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的操作要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并学会根据实验基本操作正确选择实验仪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知识点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09~21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2.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
(1)计算:根据公式求出需要的未知量,如所需溶质的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等。(根据已知信息视情况而定)
(2)称量(或量取):计算出所需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后,使用对应的仪器称量。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溶质,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入试剂瓶: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明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标签。
3.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原因分析 |
取用试剂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朝向手心 | 防止污物沾到瓶塞上,污染试剂;防止标签被腐蚀 |
称量时“左物右码” | 防止称量的值不准确 |
在左右托盘上放等大的纸片(若试剂具有腐蚀性,则需要玻璃器皿) | 防止托盘被腐蚀 |
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准确读数,防止配制结果不准确 |
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口紧挨玻璃棒 | 防止水洒出 |
【合作探究】
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或偏大),可能有哪些原因?
答:(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砝码和药品位置反了且使用了游码,使称得的药品质量偏小;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③固体药品潮湿或含有杂质;④向烧杯中转移称量好的固体药品时部分洒落;⑤烧杯中原来就有水等。
(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使称得的药品质量偏大;②砝码生锈;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部分洒在外面等。
【教师点拨】
对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误差分析时,可根据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通过对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的分析,判断出对溶质质量分数造成的误差。
【跟进训练】
1.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C )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 g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2.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右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⑤(填序号,下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①。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021学年7.3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7.3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
初中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3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3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