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19课 昼夜交替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并熟练掌握调整色调的方法。
2、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元件的渐变形成动画。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活学活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制作“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落”的动画效果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锻炼和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情景动画的制作,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重点:
掌握调整色调的方法。
掌握使用引导线制作物体沿着某种路线运动的动画。
教学难点:
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元件的渐变形成动画
教学过程:
环节一、提问导入,引出任务
通过提问两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两个任务。
1、太阳升起和降落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子的?
2、在太阳升起和降落的过程中,其他事物有什么变化?(这里所说的其他事物,可以指天空、大地还有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等等。)
在太阳升起之前,他们是黑暗的,伴随着太阳从地平面上缓缓升起,天空和大地都慢慢的由黑暗变成明亮;
当太阳要落山的时候,阳光明媚的一天即将过去,天空和大地都会由明亮变为黑暗。
通过提问以上两个问题,引出想要制作“太阳升起和降落的动画效果”需要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落的动画。
任务二:制作背景的颜色渐变效果,呈现天空和大地、白天和晚上的明暗变化。
环节二:分解任务,解决问题
任务一:制作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落的动画。
想要完成第一个任务,需要我们做的:
1、在1—100帧:创建太阳升起的动画。
2、在101—130帧:让太阳在空中停留30帧的时间。
3、在131—230帧:创建太阳降落的动画
制作动画前先回顾引导线的制作步骤:
1、创建引导层
2、绘制引导线
3、创建补间动画
注意:在创建补间动画之前,一定要将元件中心点与引导线相重合,否则,引导线会失去它的作用。
学生上机操作任务一,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查看“任务一”小微课,也可以同伴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解决个性问题,发现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讲解。
任务二:制作背景的颜色渐变效果,呈现天空和大地、白天和晚上的明暗变化。
想要完成第二个任务,需要我们做的:
1、制作太阳升起后的天空和大地由黑暗变成明亮的动画效果。
2、制作太阳落山时的天空和大地由明亮变成黑暗的动画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属性面板中的色调颜色和百分比来进行制作。
学生上机操作任务二,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查看“任务二”小微课,也可以同伴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解决个性问题,发现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讲解。
环节三:回顾总结
本节课都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复习了引导线动画,对于大家制作引导线动画更加熟练了;通过修改色调可以让动画有一个明暗变化的动画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共2页。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课 昼夜交替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课 昼夜交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课题,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环境及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