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2.2 地球的表面(1)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342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2.2 地球的表面(1)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3342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⒈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⒉知道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湖泊、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沙漠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⒊知道家乡地貌特点:山地、平原、湖泊。溧阳及周边主要地貌名称:南山竹海、天目湖、太湖等。
⒋会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学会做地表模型。。
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教学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三、教学准备
平板电脑、塑料盘子、沙石
谷歌软件、资源网站、课件、QQ群平台、前测问卷、后测问卷。
四、教学过程:
㈠欣赏美景,互动调查产生研究问题
⒈谈话:老师这里有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如果你知道它是哪里,可以轻声地说出来,一起来欣赏!
⒉播放溧阳风景图片(配乐)。
⒊谈话:风景漂亮吗?这是哪里的风景?我们溧阳的地形地貌是有山有水,但溧阳只是地球表面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地球的表面还会是怎样的呢?先来考考大家!
⒋出示要求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自主完成问卷。
5、大屏展示学生的答卷情况。
6、谈话:从大家的答题情况看,同学们对地球的表面还是比较了解,地球表面大致分成两个部分(陆地和水域)
地球的表面不是光滑平整的,而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
地球的表面的样子(也就是地形地貌)具体有哪些呢?有的同学知道高原、有的知道平原、有的知道山地、有的知道盆地,还有的选择了岛屿,选择了江河、湖海,从答案的数量看,显然有许多同学同时知道好几种。
㈡自主探索,认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貌
⒈这些地形地貌中,你对哪种有些了解?它的样子大概是怎样的?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沙漠、江河湖海等)
(预设)山地:众多山所在的地域;高原: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有的高原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平原: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盆地:四周高,中部低;沙漠:大面积的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
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千姿百态,你想亲自去看看吗?
⒊出示谷歌地球软件:今天我们就借助科技的力量来一次环球旅行,去看一看我们最想看的地形地貌,仔细观察它的具体特点。
⒌介绍操作方法:桌面上有谷歌地球图标,打开它就进入了地球世界,可以在平板上拉远拉近与地球的距离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表面,也可以用平面视角仿佛自己站到相应的地方,环视四周。
⒍出示任务:
找:环游地球,先从中国开始,找一找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截图分享在QQ群里。
写:用文字描述地形地貌的特点。
画:在自己的记录纸上简单画一画你找到的地形地貌(至少两种)
《旅行观察记录表》
主要地形 | 特点 |
|
|
|
|
|
|
我们中国的地形有: |
挑战(完成前三项任务的同学):观察一下,中国地形由东向西的特点,如,地势的高低变化、主要地形的不同点等。
⒎汇报交流:
你观察到地球表面有什么样的地形?它的特点是什么?
⒏小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态的地貌,如高山、平原、海洋、湖泊、沙漠、岛屿等。可真是千姿百态、美丽壮观。
(9、10教学内容机动,根据上课情况相应调整)
⒐中国的地形地貌由东向西有什么特点?
⒑小结:东面靠近海洋,地势低平,西面多山脉,地势高、沙漠多。
㈢分析对比,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方式方法的不断前进。
⒈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整个地球的表面,依赖的是什么?
(谷歌地球、科技的发展等)
⒉讲述: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认识地球表面形态。
⒊提问:未来科技发展会更加迅速,我们了解地球表面方式方法还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⒋小结: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对地形地貌的了解也会更方便、更准确、更全面。
⒌提问:古代人,科学技术不发达,他们是如何认识地球表面的呢?
(肉眼观察、文字记载、画简易图等)
⑴出示:徐霞客资料图片。你知道他吗?
⑵讲述: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每天坚持写日记。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有关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材料。
⒍出示古代、现在、未来认识地形的方式图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察地形的方法更先进,认识也更丰富、更准确。
㈣动手实践,体验地形模型制作过程
⒈出示做好的地表模型:知道这是什么吗?(地形模型)
这个模型呈现了哪些地表类型?
⒉根据自己的研究收获,做一个地形地貌的实物模型,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
⒊讨论:你们准备做怎样的地形模型?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分工合作?
⒋小组制作活动:领取材料,分组制作地形模型,并拍照上传。
⒌交流欣赏地形模型。
㈤拓展延伸,巩固新知并引导后续探究
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问卷测试,随堂反馈。
3、播放地形地貌精彩图片: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让我们的地球壮丽多姿、风光无限。
4、问题:地球表面的神奇魅力让我们兴奋不已,地球漂亮外衣下面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同学们可以课后先了解一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地球的内部》,欢迎到时与我们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制作立体地形模型,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