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达标检测 试卷 6 次下载
- 第一节 水循环练习题 试卷 9 次下载
-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明确大气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的原因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各处气温变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a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b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C.c层①处:二氧化碳较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少
D.c层②处: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2.()下列关于图中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小,有利于飞机航行和无线电短波通信
B.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大,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以平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
D.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上而下降低
3.(原创,)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易错点2 不理解水汽凝结的条件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5.()该山间河谷冬季多雾,原因是( 易错 )
①位于河谷地区,水汽较多
②位于河谷中,风力较弱
③位于河谷中,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④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易混点1 不能正确区分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目前来看,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6.()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易错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导致“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易错 )
A.① B.② C.③ D.④
易混点2 不能理解高空与近地面气压和风向的区别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近地面P处的风向可能是( 易错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
B.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
C.M、N两处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是M处为阴雨天气,N处为晴朗天气
D. M、N两处对应近地面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B | 2.B | 3.C | 4.C | 5.B | 6.D | 7.B | 8.B |
9.D |
|
|
|
|
|
|
|
1.B a层为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的热量包括两部分;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和地面长波辐射,其中主要的热量来自地面长波辐射。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c层为高层大气,①处降温是因为该层无臭氧,不能吸收紫外线;②处升温是因为氧原子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综上分析,B选项正确。
要想弄清楚地球各大气层气温变化的原因,必须明确各大气层的热量来源,否则容易判断错误。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二氧化碳和水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故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升高;高层大气上层的热量主要来自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故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升高。
2.B a层是对流层,气温自下而上逐渐降低,且变化较大,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不利于飞机航行;对流层没有电离层,与无线电短波通信无关。故B项正确。
3.C 通过上面第1题的分析得知,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4.C 夜晚山顶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而山间谷地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结,形成阴雨天气,故C选项符合题意。
5.B 形成雾的条件有:水汽多、气温较低、风力较小。河谷中水汽多,且空气流动性差,风力较小,再加上夜晚山坡的冷空气下沉,导致河谷夜晚的降温幅度较大,大量的水汽遇冷凝结而形成雾。B选项正确。
水汽凝结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丰富的水汽和明显的降温。在高空中水汽凝结形成阴雨天气是气流上升的结果,而在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雾则是近地面剧烈降温的结果。
6.D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关系密切。二氧化碳能够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进而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图中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④。
7.B “地球变暗”指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故导致“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即图中的②。
削弱作用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保温作用是大气对近地面的作用。故在分析时要把握住:只要是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就用削弱作用来分析;只要是对近地面温度高低的影响,就用保温作用来分析。
8.B 图中显示,在3 500米高空M处为低压,N处为高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故M处对应的近地面为高压,N处对应的近地面为低压。所以,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指向东的,又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故P处的风向可能是西北风。
做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是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还是高空等压线分布图。(2)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相反。(3)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判断不同:在近地面,风受三个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高空,风受两个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9.D 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两处对应的近地面分别为高压和低压,气压高的地方气温较低,气压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故A、B选项错误。M处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N处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C选项错误。由于该地区位于平原地区,有城市分布的地区在城区容易形成热岛效应,故气温较高,N处对应的近地面为低压,说明气温较高,故可能有城市分布,D选项正确。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十年该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襄阳人用大棚种蔬菜,原理是,关于图中各处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图中景观主要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是,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该沙丘位于,该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崖壁下部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该海岸沙丘的形成原因是,从地质作用来看,冰劈作用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