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及相关实验音频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有关知识,下面找两位同学来画一下“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同时问: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哪部分结构有关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得失电子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还相等吗?不相等。因为原子得失电子,从而带上电。带电的原子叫离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有关知识。
二、目标与自学
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自学:自学课本48页内容来回答以下问题。
三、引导与新授
探究点一:相对原子质量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以一种碳原子(C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比较
| 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的质量 |
来源 | 比较出来的 | 测定出来的 |
性质 | 相对的 | 绝对的 |
数值 | 大多数取整数 | 非常小 |
单位 | 1 | kg |
以C12 为例 | 12 | 1.993×10-26 kg |
联系 | 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②原子的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
3.同一类原子的质量一定相同吗?相对原子质量呢?
答案:原子的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同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但由于核内中子数有可能不同,所以质量不一定相同。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若原子的质量不同,那么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不相同的。
【例1】 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 g,某原子的质量为b 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A. B. C. D.
探究点二: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1.什么是离子?
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 原子 | 离子 | |
阳离子 | 阴离子 | ||
构成微粒 间的关系 | 质子数等于 电子数 | 质子数大于 电子数 | 质子数小于 电子数 |
电性 | 不显电性 | 显正电性 | 显负电性 |
粒子符 号表示 | 如钠、硫 表示为Na、S | 如钠离子 表示为Na+ | 如硫离子 表示为S2- |
相互转 化关系 |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
【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在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各微粒中,只有离子是带电荷的
【例3】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C )
四、练习与小结
(一)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3.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一定是氖原子 B.它一定是阴离子
C.它一定是阳离子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双选题)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D.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C )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二)小结:离子的概念:当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以后,便转变成离子。
(三)预习:预习下节课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内容。
【作业布置】
1、练习册对应课时练习
2、复习当天的知识,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一、相对原子质量
二、离子
1.离子的概念
2.离子的分类
3.离子的形成
4.离子的表示方法
5.离子中各部分数字的意义
【教学反思】
一、从教学设计看
课前延伸部分:
在第二次备课中,通过几个题目,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自主回忆所学的微粒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归纳所学的微粒的知识,费时较多。因此,在第三次备课中,在这两个题的后面又加上了让学生归纳所学的微粒知识。
课内探究探究:
在第二次备课中,把部分微粒的性质和构成的知识点放在课前延伸部分,让学生在课前回顾、整理有关微粒的知识,为课堂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做好基础。学生画出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但不知如何解释,因此在第三次备课时将问题分解,让学生在画微观示意图的同时思考一些问题。在自主应用,内化观念部分的题目,第一题与课前延伸有些重复,于是在第三次备课中改为信息题。
二、从效果达成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有课前延伸部分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微粒性质的运用,引导学生物质的三种表述形式是统一的,化学符号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初中化学所包含的微粒观的内容。在课内探究部分,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能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三、从问题及原因看
在本节课中,学生展示的机会过少,同一个问题,应多让学生展示,在学生展示的时候充分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四、从改进提高看
师生通过商量与对话,共同寻求真理。第一,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第二,对话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不能使学生感到气馁,要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三,对话要善于等待,尊重学生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取得成功,要鼓励学生在想一想,用另一种方法试试。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2课时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