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了解河流地貌概念;
知道河流地貌的分类,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的侵蚀方式、河谷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分类
能力目标:
分辨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通过人类利用自然,尊敬自然升华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河流堆积地貌
【教学难点】河流侵蚀地貌的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描摹从白帝城到江陵一段,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到湖北省荆州市,其长江中游阶段水流急速,舟行若飞的情况。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的脚步,顺江而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出示图片,
以上地貌都分布在河流的流经地区,也就是说明他们的形成受河流的影响,就把这些地貌称为河流地貌。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69 P70 P71,快速浏览课文
【讲授新课】
依旧以长江为例。位于长江上游的虎跳峡,是长江作用于地表侵蚀形成的,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作用于地表堆积形成的。虎跳峡和长江三角洲都是河流地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河流地貌的概念,即: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通过概念我们也可以得到河流地貌的分类: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找学生朗读河流侵蚀地貌概念,强调理解侵蚀是破坏和搬运物质。
【探究一】
那么河流侵蚀有哪些方式呢?一共有三,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溯源侵蚀提示成语追根溯源)
看图,从侵蚀方向、对河流的影响两个角度总结不同侵蚀方式的特点
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侵蚀 使河流加长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流变深
侧蚀:垂直于两岸的侵蚀 使河流展宽
【探究二】
接下来
讨论不同形状河谷形成所受到的侵蚀方式
引导学生:看小图,分析侵蚀方式后,看大图推断河谷类型
注意区分河流横剖面、地表的形状
(1图两种侵蚀方式、2图一种侵蚀方式)
得出结论:V型谷 溯源侵蚀、下蚀
U型谷 侧蚀
过渡:以上便是河流侵蚀地貌有关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河流地貌的另一个分类,河流堆积地貌。
【讲授新课】
依旧找同学朗读河流堆积地貌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堆积原因: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河流堆积地貌的具体分类,可以从河流的三个位置着手:
河流的出山口——山前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三角洲(平原)
【讲授新课】
山前冲积平原有多个冲积扇构成,播放冲积扇形成视频,使学生再次体会沉积过程的三要素;
河漫滩平原有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阐述河漫滩的形成。(引出凸岸堆积的知识难点)
【探究三】
分析河流凸岸和凹岸的堆积和侵蚀作用
设问1:A、B那个是凸岸,哪个是凹岸?作用是堆积还是侵蚀?
设问2:哪个岸适合建码头或者港口?
【讲授新课】
河流中下游的平缓地区还会存在河曲和牛轭湖,引导学生理解牛轭湖形成过程。
直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三角洲的形成三个采分点。(可以提及三角洲的形状)
以河流实际图的形式再次总结河流最主要三个位置的地貌,使学生加深记忆
【小结】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2.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受到侵蚀方式的分析以及呈现形态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山前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最后播放长江视频使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地貌类型,并且能升华主题
【课堂检测】
如图是某地地貌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地貌名称为( C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冲积平原
2. 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B )
A.山坡 B.出山口 C.河流拐弯处 D.河流入海口
【板书设计】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2.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受到侵蚀方式的分析以及呈现形态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山前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教学反思】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精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精品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