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92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92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
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过程的兴趣.
【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知识点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0-71,完成以下问题:
如图所示,我们把景物到透镜的距离叫做__物距__,用u表示;把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像距__,用v表示.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利用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呢?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所需实验器材有哪些?
答: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2.实验器材的安装规则是什么?
答: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①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③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④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⑤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⑥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及像的特点.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或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答:需要记录物距、像距及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
探究二 在光屏上找到物体完整清晰的实像
答: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光屏上的像最亮最清晰时,光屏所在位置就是像所在位置;③光屏上可以找到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
探究三 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1.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2.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3.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4. 当u=f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5.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与论证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点拨】
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有: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当物体在焦点外侧处但靠近焦点处时,物体成像很远,超过了光具座的范围,光屏接收不到像.
(3)烛焰正好在焦点上,凸透镜不能成像.
(4)当烛焰在焦点以内时,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跟进训练】
1.如图,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舱中利用失重状态制成了一个完美的水球,我们透过水球也可以看到她的“脸”,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此时她的脸到水球的距离( D )
A.小于一倍焦距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C.等于二倍焦距
D.大于二倍焦距
2.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光亮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下_移动.
知识点二 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2,完成以下问题:
选用焦距较__短__的__凸__透镜作为__放大镜__.
【合作探究】
1.放大镜原理
2.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小于__焦距时,成__正立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放大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
【教师点拨】
1.使用放大镜时,像和物体位于放大镜的同侧,要在另一侧观察才可见到__放大__的像.
2.为了把物体的像变得更大些,可在物距__小于一倍__焦距的前提下,使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__增大__些,则像距也__增大__,像也相应变__大__.
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__虚__像便消失了.
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知道物体成缩小实像的条件
(2)知道物体成放大实像的条件
(3)知道物体成放大虚像的条件
2.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物距u
像的特点
像距v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物、像同倒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粤沪版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