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知识目标:识记消费心理的种类,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原则。
教学难点:是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心理的表现:
从众心理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评价: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有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特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评价: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特点:炫耀性、盲目性
评价: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评价: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应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避免盲目跟风。— 要有主见
避免情绪化消费。— 理智消费
避免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身心协调发展
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3)内容:“5R”: 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1)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2)从国情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从个人成长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条件。
(4)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关系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
主张节约不是压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于国于民都必不可少,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
正确理解四种消费观念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科已经采用了案例教学,但由于多数教师无法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子区别开来,致使教学效果不甚明显。因此, 有必要对案例教学的涵义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要搞清楚传统教学事例与案例之间的差异。所谓事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阐述某个问题、 观点或观念而引出的例子,它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主观虚构的。 然而, 案例则不仅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观点或概念原理,还要由学生自主讨论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运用的一种典型事例, 它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事例的内容往往没有案例丰富,大多数由教师口述, 而案例则较多地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有没有从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这里所讲的学生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的评价。 主要是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态度、组织能力、操控能力、教学机制以及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客观地评价。这有利于教师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基于原有的自我认识, 依据自身认可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整体或某方面素质的发展作出的认识和判
断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一定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更客观更全面。 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与别人的差距,同时也看到自身不断成长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