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1 《论语》十二章(同步课件-通用模块)-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部编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pptx
    • 课件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pptx
    • 课件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pptx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1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2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3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4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5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6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7页
    通用模块2 整体把握第8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1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2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3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4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5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6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7页
    通用模块3 欣赏评价第8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1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2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3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4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5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6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7页
    通用模块1 预习反馈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通用模块1预习反馈pptx、通用模块2整体把握pptx、通用模块3欣赏评价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模块一 预习反馈
    通用模块二 整体把握
    通用模块三 欣赏评价
    专题探究一 文本解读
    专题探究二 拓展研读
    1.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
    【合作交流】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
    2.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合作交流】“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3.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合作交流】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
    4.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合作交流】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段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
    5.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合作交流】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
    6.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合作交流】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7.我们从第三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合作交流】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8. “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说说你的看法。
    【合作交流】不是。孔子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合作交流】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揭示了怎样的学习内涵?你有怎样的启示?
    【合作交流】这句话揭示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不同的人产生不同学习效果的原因不只是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启示我们不但要学会知识内容,更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合作交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句话对消除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端,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第九章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合作交流】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13.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合作交流】①这里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②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去!向前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14.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合作交流】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
    15.谈谈你对“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理解。
    【合作交流】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 与 “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1.立意深远,思想深刻。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言精练,立意深远。不少语句成了格言警句,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背景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文化常识,曾子杀彘,诚实守信,及笄jíjī,加冠弱冠,而立之年,垂髫总角,知命半百,不惑之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生字音形,朗读节奏,课文探究,学习方法,人生的乐趣,个人修养,探究释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气恼怒,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以为乐,坚定志向,按时温习,同“悦”愉快,孔子及其弟子,至圣先师,同“智”智慧,大概表推测语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