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件+教案+同步测试(含答案)+导学案(师生版)
展开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便是其中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部辉煌的巨著——《论语》,体味一下孔子的思想,看看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新课导入1.熟记“论、省、罔”等字的字音;熟记“逾、堪”等字的字形。(重点)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重点)3.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难点)4.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素养)核心素养《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新知认知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论语》语录体,就是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话的辑录。在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多用口语,故称之为“语录”。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优美警策之文辞或能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作为一种文体,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知识链接“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逾 矩 罔 殆 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诲人不倦 曲肱 笃志 哉dàihuì juàn dǔzāilúnyuèyùnwǎnggōng生字音形xǐngchuányúdānhào jǔ 预习交流听读课文温馨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注意朗读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自由读文温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译文赏句老师解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字词解读法:“单”变“双”。如:学——学习 朋——朋友 乐——快乐 温——温习 师——老师 思——思考 知——知道 择——选择 同桌合作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现象。逐章疏通文义,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障碍。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 君 子 乎 ? ”按时先生,指孔子“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了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志同道合的人表顺接,然后表转折,却复习,温习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2)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要有修养。“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 “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1)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理解:2.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自己wè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谋划,商量办法理解:(1)我们应怎样做人?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章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3)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3.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 而知 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表顺承,就迷惑、疑惑独立做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越过、超过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理解:4.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温习可以凭借表承接,就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理解:(1)这一章讲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复习旧课,领悟新知。(3)“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说说你的看法。 不是。孔子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2)“知新”的含义是什么?“知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展。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迷惑表转折,却疑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理解:6.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品质高尚能忍受乐趣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相当于现在的碗理解:(1)本章赞扬了颜回的什么品质?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学习态度)(3)第6章如何塑造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的? 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们不堪其忧和颜回不改其乐进行对比,突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2)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 因为颜回能够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生活疾苦,并且带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7.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代词,学问……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名词意动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理解:(1)本章阐述了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3)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则论语的哲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要对学习产生热爱之情。8.子曰:“饭 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粗粮冷水弯着胳膊表顺承乐趣正当手段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吃饭。名词作动词理解:简要评析这章孔子要阐述的观点。 孔子竭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追求吃穿住的享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样朴实平淡的生活,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9.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几个在其中表顺承跟从、学习走路一定选择好的方面,优点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理解:(1)这一章又讲了一个怎样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保持谦虚,取长补短,这样才更有利自己的成长。(2)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河流流逝这舍弃讲学习态度角度:是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如滔滔江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理解:(1)本章讲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2)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3)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这里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②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去!向前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11.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军队普通人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2)这句话孔子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运用对比来说明,即使是普通人,也是有些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12.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表并列坚守恳切仁德表并列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理解:本章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与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怎样理解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博学”指广泛学习和学问渊博,“笃志”指要有坚定的志向。整句就是要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知道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相信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要从《〈论语〉十二章》中归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本课小结1.选择题。(1)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D.三十而立(立:站立。)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耻下问(可耻)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DBB随堂练习2.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理解默写。①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②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____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⑤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新课导入1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再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3.传不习乎?(第二章)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学思结合)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谦虚好学)(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珍惜时间)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品德修养:(修身做人)(宽以待人) (忠实守信) (顺心而为)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坚守志向) (博学仁德)1.你认为孔子所讲的内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示例: 我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最打动我,因为这句话说出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自己坚定的志向,并为之坚守下去。合作探究2.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面对利益时,做到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3.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观点一: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观点二: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迷失了自我。 观点三:我不十分赞同上述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摈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4.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5.《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请你积累五则课本之外的《论语》名言,和大家分享。拓展延伸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阅读《论语》四则,回答下列问题。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 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言不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随堂练习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1)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听从。 (2)学而不思则罔 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3)可谓好学也已矣 好:喜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2)思而不学则殆。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择友之道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参考译文:②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④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作好学了。”1.熟背全文2.任选下列一则名言警句,写一写你的感受。名言警句类①用于学习态度:②用于学习方法:③用于思想修养:④用于思想方法:⑤用于日常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业布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论语》十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四章第一章第五章第十二章第一章第六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三章第十一章勤奋自勉、谦虚进取、机敏好学、加强修养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