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1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1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1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1.为探究“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的特点”,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火柴、光屏、刻度尺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首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其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都与光具座的轨道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2)点燃蜡烛后,为使烛焰的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为检验是否调好,同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3)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某点,如图所示,此时物距是______cm;(4)实验中如何移动光屏找到烛焰清晰的像?_______;(5)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的凸透镜有一个小缺口,并且实验室没有多余的完好的凸透镜了,该小组若用此凸透镜实验,光屏上烛焰的像能否完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2.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的光具座,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光屏放在65cm刻线处至______cm刻线处之间的某个位置;(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此时她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这是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会聚/发散)作用;(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3.小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以下过程.(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他伸直手臂,通过手拿的凸透镜看远处的房屋,他看到的是房屋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明将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在一条直线上后,要移动蜡烛与光屏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他是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还是先移动某个再移动另外一个(写清具体的物体名称):________。5.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调整______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2)蜡烛从a移到c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把凸透镜换成薄且透明的平板玻璃,光具座上的刻度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移动右边的光屏,透过平板玻璃观察,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但是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 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填字母)。A.2cm B.1cm C.0.5cm D.0cm6.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3)按图所示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时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的实像;(4)当烛焰向远处移动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7.某小组同学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3)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_______(“能”或“不能”)成像;(4)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你认为他的哪组数据是编造的,理由是________。物距u/cm510152030像距v/cm710302015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cm;(2)当烛焰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相当于一台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当烛焰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实验装置如题图所示。(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2)点燃蜡烛,当蜡烛、凸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在日常生活中与此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器材是______;当把蜡烛移至30cm刻度处,则把光屏移至______ cm刻度处成像最清晰。(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35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4)实验中,小明把一小团橡皮泥粘在凸透镜上,这时光屏上的像______(选填“变暗” “ 变残缺”或 “无变化”)。(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明的观点:______。10.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屛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__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11.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光学实验。 (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如果只将蜡烛靠近小孔,像会变得大一点,要想像是清晰的,光屏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同时远离小孔;(2)利用如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蜡烛还可以用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丙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②若在图丁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使烛焰尖部向左偏,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呈现的像又会变清晰;③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___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蜡烛适当向上调一些 ④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面一小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_____。A.蜡烛像的下部分 B.蜡烛像的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参考答案1.垂直 见解析 40.0 见解析 能 2.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80 等大 左 会聚 物距小于焦距 3.会聚 12 凸透镜 缩小 照相机 4.缩小 应该先移动蜡烛,再移动光屏 5.前 a 大 大 到镜面的距离 能 虚像 D 6.10 同一高度 放大 靠近 7.10.0cm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能 第二组,一倍焦距不成像 8.11.0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9.蜡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照相机 70 放大 左 变暗 见解析 10.使实验过程中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照相机 远离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不需要 不变 10.0 左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