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24 司马光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司马光 |
学科 | 三年级语文 |
学情 分析 | 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首次接触这种文体的语言,可能会比较陌生,但由于之前二年学生习得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和名人名言,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学生对文言文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借助注释说古诗句的意思,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所渗透,学生能够借助一定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课文。 |
教学 目标 | 1.正确认读“司、跌、皆、弃、持、瓮、迸”7个生字,通过字源识字的方法理解“弃”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做到词句间的停顿,最后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插图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懂句子意思,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 4.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
教学 重点 | 1.正确认读“司、跌、皆、弃、持。瓮、迸”7个生字,通过字源识字的方法理解“弃”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做到词句间的停顿,最后背诵课文。 |
教学 难点 | 1.借助注释、插图以及组词等方法,读懂句子意思,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
教学 过程 | 一、谈话导入,视频激趣 1.孩子们,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就藏在视频中。 2.播放《司马光砸缸》视频 3.通过视频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吗?他姓什么?在生活中你们听过两个字的姓氏吗?(指名生答) 4.像这样两个字的姓氏我们称它为复姓。 5.让我们亲切地叫叫他,再大声地喊喊他。(师板贴题目,生读题目。) 6.人物简介 过渡:古时候还有人专门在《宋史》里记录了司马光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二、正确读文,读好停顿 1.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读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师: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是呀,这篇文章字数很少,语言精炼,但是内涵丰富,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像本课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文言文,它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时所使用的语言。 3.师:现在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这篇文言文读给大家听?指名生读。(在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至课本) 4.根据学生读文情况,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①师范读,生跟读。 ②小老师帯读。 ③去掉拼音读(点击课堂活动—语音测评) ④生字回归课文中,生读课文。 5.师读文,要求: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读文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名生回答: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请看大屏幕,请大家对照屏幕给句子划好停顿。 ①师范读一句,生跟读一句。 ②小组赛读,根据朗读情况给小组加分。(全局工具栏-互动-PK板) ③齐读。 三、学习方法,扫清障碍 故事的题目是《司马光》,在课文中哪个字是指司马光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在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至课本-选择画笔-粗细颜色。圈画“注释”一词。) 像这样的古文,看注释是理解意思的好方法;相机板贴:看注释。看了注释你还知道了哪些字的意思?(选择画笔-粗细颜色。圈画“庭”、“瓮”、“皆”等词。) 详解“瓮”:肚大口小的容器就称为“瓮”,过去的人们一般用来装水、酒、米。(板贴“瓮”图片) 谁来发现他们的不同?这里还有两个关于瓮的成语:“请君入瓮、瓮中捉鳖”。讲的就是擅长游泳的鳖掉进瓮里都很难爬上来,那如果是小朋友掉进去呢?肯定九死一生。 四、学习方法,梳理文意。 生观察并用“谁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来说这幅图的内容(提问环节随机抽取同学回答:在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互动”-随机选人。)同学们,其实这幅图用文言文来表达就是——生读:“群儿戏于庭。”相机板贴:看插图。 那你们再看看“群儿戏于庭”中哪一个字是你们所说的“游戏”的意思?(在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至课本-选择画笔-粗细颜色。圈画“戏”)相机板书:组词法。 ()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这两幅图片?这就是文中的—生读:“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孩子掉进大水瓮,此时,老师的手就代表水平面,请问这叫不叫淹没?(师手及腰)(师手及胸)(师手过头) 五、学法迁移,探究文意 看来小伙伴的情况十万火急,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大家是怎么做的呢?(出示默读要求) 指名生答(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聚焦-选中课文句子:“众皆弃去”。)用自己的话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在本课中“弃”是一个生字。(出示“弃”意思讲解)回到课文为什么他们都“弃去”了呢?如果此刻你就在现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这个孩子? 我们看看课文中司马光是如何做的?(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聚焦-选中课文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 谁愿意当聪明的司马光,生读句:“光持石击瓮破之”(多名生读) 通过司马光的努力,瓮最终被打破了,那个小孩得救了。真是虚惊一场,你们高兴吗?请带着你愉悦的心情读:“水迸,儿得活。” 师:此刻你们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板贴品质) 生齐读课文 六、创意运用讲故事 现在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出示要求。2分钟后请几位同学讲一讲。(指名2生讲) 七、形式多样背文章 刚才大家是用白话文来讲述这个故事的,现在换一种方式敢不敢讲? ①补白式背诵 ②繁体字背诵 ③出示文选片段背诵 八、课堂小结。 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这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美好的品质,正如第八单元的导语所说(下方全局工具栏中找到至课本)生读: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九、布置作业 古时候,写拥有这样美好品质孩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孩子呢?课后请同学们找到这个小故事,运用今天学习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去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让我们都爱上文言文。 十、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看注释 沉着冷静 组词法 聪明机智 看插图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