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本章复习和总结
环节1 课前自学准备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 ||
教 学 方 法 | 1.观察法:观察生活中的透镜以及眼睛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2.实验法:会使用光具座等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课时 | 1课时 |
环节2 课堂教学展示
巩固复习 |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本 章 总 结 | 透镜 【例1】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首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60°;则可得射入凸透镜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后的光线经过焦点F. 答案:如图乙所示. 【例2】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解析:透镜作图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如图所示. |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
本 章 总 结 | 【例3】请在如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解析:图甲中,将入射光线延长便知,光线通过透镜后被发散了,故框中应是凹透镜.图乙中,双箭头的入射光线通过透镜被折射到下方去了,而单箭头的入射光线通过透镜被折射到上方去了,显然,图乙中应是一个凸透镜,并且凸透镜的焦点在虚线框内. 答案:如图所示.
|
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4】 如图所示,当光屏、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8 cm C.一定在10 cm到20 cm之间 D.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间 解析:光屏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由图知像距v=16cm,小于物距u=20cm,显然是个缩小的实像,而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u>2f,则f<10cm.而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在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范围内,即f<v<2f,则f>8 cm,故8cm<f<10cm. 答案:D 【例5】 (多选)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不论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
(2)u=f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3)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5)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
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逐渐变大,像也逐渐变大.
本 章 总 结 |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B,C选项正确. 答案:BC |
透镜的应用 【例6】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解析:这是一道凸透镜的应用题,电影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胶片距透镜焦点的距离越近,屏上成的像越大,同时,屏离透镜越远. 凸透镜成像,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此时像离凸透镜越远(实像、虚像都有这个规律).反过来,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实像越小,像越靠近焦点. 答案:B 【例7】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 ). A.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B.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解析:池底的物体在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下,相对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是不同的;由于光的折射作用,池中有水时相当于物距减小了.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要在胶片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应将暗箱适当拉长一些,同时,胶片上的像将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 |
眼睛及视力矫正 【例8】如图所示,把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移动,如果此时在凸透镜前再放一副远视眼镜,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移动.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的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来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我们可以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来矫正. 答案:凸透镜 凸透镜 |
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利用u>2f时,按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
(2)投影仪:利用f<u<2f时,按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
(3)放大镜:利用u<f时,按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工作.
(4)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看清远近物体.患近视,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患远视,像成在视网膜后,应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5)显微镜:载物片上装载的被观察的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实像刚好处于目镜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6)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实像进行放大.
本 章 总 结 | 【例9】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请设计一个粗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可先不用管“度数”的概念是什么,应首先测出镜片的焦距. 答案:(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斑)最小、最清楚; (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 (4)根据计算公式:镜片度数=100/f. |
教 学 板 书 |
环节3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
初中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学案,共9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