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word教案 (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623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
展开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依靠海洋资源。在教材正文部分,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多幅图片、地图,利用活动形式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教材安排了阅读“赤潮”,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手机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社会生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动和多幅图片进行引导,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展开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
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五幅图片,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五幅图片,阅读课文,并围绕“海洋能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通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正确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紧跟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本标题,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习“多样的生物资源”
(1)首先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得知我国生物资源种类以及主要海产品。
(2)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整理信息,深入探讨。在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信息,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优势的大致情况。课堂上我出示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优势调查图,从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宽广的大陆架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从而让学生知道了地跨多种温度带和宽广的大陆架是导致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样的主要原因。
(3)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后,我进一步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渔场的分布状况。结合收集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的原因:1大陆架广阔,阳光充足,水温较高,动植物生长茂盛;2地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河流常年携带大量的有机物;3寒、暖流在此交汇,加上受海岛阻挡,造成上下水层扰动,营养盐类丰富,适合众多的经济鱼类在此生长繁殖。
本部分知识牵动前后知识关联,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指导学生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丰富呢?我们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海陆主要矿产资源对比分析图”,通过对海陆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储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丰富,开发前景的广阔,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巨量的化学资源”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我抓住海洋的主角—海水,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的化学资源。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海水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但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是海盐资源。
我让学生在我国政区图上分别标出我国四大盐场分布地区,在此基础上,指出南方的莺歌海、北方的长芦为我国的主要盐场,且长芦盐场为我国的最大盐场。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探究,分析这些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利用以前所学温故知新,巩固了知识,拓展了思维,还培养和合作探究精神。
学习”海洋资源的保护“
我利用两张幻灯片,设计了“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两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严峻是海洋污染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明了海洋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知道该采取哪些措施对海洋资源进行保护。
(四)课堂小结,系统梳理
采用知识网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一起梳理归纳本节所学,进一步巩固知识,又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五)达标检测,拓展升华
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一些问题,或者选择,或者连线,或者探究,或者叙述,形式不一,但都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利用,最后设计了一组单选题,对学生应用、提高知识很有帮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符合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环节全面,习题设计合理,难易适中。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到自主解决问题的乐趣,使学习目标一步步达成。
在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时,老师应该注意课堂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探究。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平时需要多听课,及时吸取同行的教学经验,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还要多开课,梳理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教学经验。
六、效果分析
1、新课标告诉我们:构建开放式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课堂查阅电脑、阅读图书、请教询问等途径,广泛收集信息,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知识准备,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利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变为可能。
2、合理高效的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我在课前激趣,课中探讨,拓展延伸等环节中,分别运用了大量图片、地图、漫画等丰富多彩的素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探究欲望,催生了学生的热爱情怀。
3、注重新旧知识关联。利用“温度带的分布”等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让学生用分析的目光看到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成因。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创新点,教具及媒体,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