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2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展开《函数的解析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方法,会用不同表示方法表示函数;
(2)掌握分段函数定义,能画出分段函数图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分析并了解函数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通过分段函数改变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函数不同表方法的教学,从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统一美,树立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定义。
难点:函数解析法与函数图像法;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三要素:
二、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对函数三要素中定义域的求法做了系统的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函数三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对应关系,在这里,我们考虑:函数的对应关系究竟该怎
么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1.学习探究:
活动:学生快速自由讨论,总结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探究:回顾我们学习函数概念时所研究的例题,大家来总结一下函数都有哪些表示方
法?
归纳总结: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
具体函数:换元法、配凑法、待定系数法;
抽象函数:消去法,赋值法。
- 实例探究
例1、已知,求及,.
总结归纳: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思考:如果这道例题要使用配凑法去求解析式,又该怎么去做?
总结归纳:利用配凑法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练习: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x+1)-2f(x-1)=2x+17,求f(x).
总结归纳:利用待定系数法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练习:若3f(x)+f(-x)=2–x,求f(x).
总结归纳:利用配凑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总结归纳:利用赋值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四、本课小结
函数的解析式求法:换元法、配凑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赋值法。
五、作业布置:
思考题:已知,则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探究,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如下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2.2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2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2.2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2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粗读,细读,精读,练习与小结,课外续读,课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