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三章声的世界练习(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
D.“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通过水传播的
2.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C.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课外玩的“土电话”表明固体能传声
B.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C.两人潜水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能传声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5.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
A.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B.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C.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低”的物理含义( )
A.相同 B.不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不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 D.不同,前者指音色,后者指响度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的快
D.电话中的声音是依靠导线的振动来传播的
8.如图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
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
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10.如图所示,在繁华的闹市设立噪声检测器,该仪器能测定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11.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B.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D.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1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脆如银铃、②低声细语、③声如洪钟、④悦耳动听、⑤尖锐刺耳;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②④ B.①⑤ C.①④ D.②⑤
14.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二、填空题
16.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______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_____,单位是赫兹)
17.______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18.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所以有可能诱发雪崩。实验中学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19.“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____比正常声音的高,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减弱噪声。
20.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车上玻璃在两车交会时会发出嗡嗡声,手一摸有点震,这说明_____。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m。
2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扬声器纸盆的______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应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此时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针对第二空,人们以______ (选填 “Hz”或“dB”)为单位来表示它的等级。
三、简答题
22.夜间某校学生已入睡,校园附近有一歌舞厅还在营业,娱乐的人们情绪越来越高涨,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其中晓芸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小鸣同学索性用被子蒙住头,小飞同学气不过,穿好衣服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请你分析她们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什么?
23.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24.夏日里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听声音能分辨出西瓜的“生”与“熟”?这是为什么?
25.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写出三个有关的情景。
情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说出下列有关声音的用语表示的物理意义:
(1)“小孩的尖叫声刺耳”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
(2)“雷声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
(3)“你的声音真好听”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
(4)“引吭高歌”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
27.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己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出声音,周围的人没有听出太大的区别.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
C.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琵琶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在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响彻礼堂”是指声音很大,即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4.B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表明固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两人潜水时,在水中也可交谈,彼此能听到对方声音,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阳所在的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我们听不到太阳上面巨大的爆炸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
故选B。
7.D
【详解】
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即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话中的声音是依靠电线中变化的电流来传播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水量越多,杯内质量越大,振动频率就越慢,音调越低,此实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的,故A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就增大,是探究声音的响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
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时,瓶子壁的振动受到水的阻挡,水少的瓶子振动快,音调高,水多的瓶子振动慢,音调低,故A符合题意;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改变的是音叉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闹市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为了检测闹市噪声的强弱,即响度,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弦越长、越粗、越松,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D符合题意;
C.用力拨动吉他弦,弦的振幅变大,则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
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介质种类发生变化,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故A错误;
B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故B正确,D错误;
C、声音在水(常温)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而在铜棒(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为3750 m/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好;尖锐刺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
A.随着空气逐渐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符合题意;
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熄灭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说明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频率 频率 快慢
【详解】
略
17.响度 振幅
【详解】
[1][2]响度是声音的一种特性,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越度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18.振动 能量 信息 空气
【详解】
[1][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
[3]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听到的警报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耳朵的。
19.音调 不变 声源处
【详解】
[1]声波的频率变高了,而音调与频率有关,故抖音的音调比正常的声音高。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而介质没有改变,故其速度也不变。
[3]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发声体都在振动 北 800
【详解】
[1]由题可知,在听到玻璃发出声音的同时,手感觉到了玻璃的振动,这说明了发声体都在振动。
[2]小红乘坐的动车和普通列车都向南运动,但普通列车比动车慢,以小红为参照物,则普通列车从小红的南面运动到小红的北面,且离小红越来越远,所以,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北行驶。
[3]普通列车的速度为
动车的速度为
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21.振动 响度 dB
【详解】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扬声器发声是因为扬声器的纸盆在振动。
[2]跳舞时应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将声音变弱,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响度。
[3]人们以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Hz是频率的单位。
22.晓芸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小鸣是利用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小飞是利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
晓芸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小鸣用被子蒙住头,是利用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小飞是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3.详见解析
【详解】
(1)两个人对面说话,也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
(2)面对面交谈时,声音和嘴巴口形有时间差;
(3)发令枪冒烟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起跑;
(4)汽车的喇叭将不起作用.
24.见解析
【详解】
西瓜的生熟使内部结构不同,在拍击时西瓜振动频率和音色就不一样,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卖瓜人和买瓜人就能据此信息分辨出西瓜的好坏。
25. 两个人对面讲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 见解析所示 见解析所示
【解析】(1)两个人对面讲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2)闪电过后很长时间,人才能听到雷声;(3)发令枪响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起跑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声速、光速的记忆以及对声速变化后声音传播特点的推测与理解.
26.音调高 响度大 音色好 响度大
【详解】
"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小孩是声音尖的刺耳,音调高, "雷声振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说明响度大,"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27.用录音机录下说话人的声音和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时是通过空气传播给自己的;而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所以这两种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
【分析】
我们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是由颅骨把声带的振动传到内耳后,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的;而听自己的录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骨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好,所以两者听起来有差异.
【详解】
用录音机录下说话人的声音和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时是通过空气传播给自己的;而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所以这两种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要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还要理解骨传导的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