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刮胡子
大地公公笑哈哈,
我给他把胡子刮。
用什么?用扫把。
扫哇,刮呀,干净啦!
在他身上打个滚,
衣裤也不沾泥沙。
(1)儿歌中的“胡子”是指________。
(2)“我”用________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娄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写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________。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应该改为( )。
A.娄---楼;到---道
B.娄---楼;制---止
C.制---止;到---道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应是( )。
A.聚精会神;情不自禁
B.情不自禁;聚精会神
C.聚精会神;不由自主
(4)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A.时间
B.先后
C.事情发展
(5)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的对应词语是( )
①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
②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A.循循善诱;神采飞扬
B.神采飞扬;循循善诱
C.凝神深思;神采飞扬
(2)“笑眯眯”一词是对老师_______的描写,从中能感受到老师的_______。( )
A.动作;可敬
B.语言;和蔼可亲
C.神态;和蔼可亲
(3)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_______,把自己比做_______。( )
A.园丁
B.红烛
C.小树苗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画”
秋天像童话里一位美丽的仙女,悄悄地走进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早晨,我坐在窗前全神贯注地欣赏着那神奇而又美丽的“画”。
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大镜子。如烟似雾的云从天空慢慢飘过,几乎不(留 流)一点儿痕迹。忽然,我欣喜地发现天空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字。是“一”字,不,是“人”字,是一群大雁整齐地排着队向南方飞去。啊,“画”中的天空充满着勃勃生机!
一棵棵树都经不住秋天的考验,一片片黄叶(旋 悬)挂在树上,一阵风拂过,黄叶打着旋儿,从树上纷纷落下,我还以为是一群黄蝴蝶飞来了。弯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鸟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碧蓝的天空像一幅古画。最引人注目的是松树,它穿着碧绿的衣裳、仍然昂首挺胸立在那儿活像一名全(副 附)武装的士兵,花儿弯着腰垂头丧气、等待着来年春天给它们新的力量与生命。一些小草枯萎了,还有一些却在跟大自然作最后的拼搏。“画”中的花草树木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虽然秋天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鸟语蝉鸣,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可它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比夏天更富有(绚 炫)烂灿丽的色彩,比冬天更富有诗情画意,我爱秋天的一切。
(1)给括号选择正确的字。
不(留 流)________一点儿痕迹 (旋 悬)________挂
全(副 附)________武装 (绚 炫)________烂灿丽
(2)________没有在作者秋天的画里。( )
A.花草树木
B.南飞的大雁
C.碧绿的湖水
(3)“欣欣向荣”的意思是________。用“欣欣向荣”造句________。
(4)概括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河水________的特点。
(3)第4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4)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色,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________的美丽景色。
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A.事情发展
B.地点
C.时间
(2)文中哪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
A.最后一句
B.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
C.开头第一句
(3)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
A.第一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概括作用;最后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
B.第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后一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概括作用。
C.第一自然段起到点题的作用;最后一自然段没有作用。
(4)读第三自然段文章,这段文章是围绕_____句话写的,其中_______这个词是重点词。 ( )
A.“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迷人
B.“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早晨
C.“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绿
(5)“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方法
B.拟人方法
C.比喻和拟人方法
(6)给文章选择一个题目,你认为( )最合适。
A.我的家乡
B.家乡的小河
C.小河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雨
雨,像银灰色粘(nián zhān)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bā bō)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bá bó)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橘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xuè xiě)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虾蟆(má mò),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粘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
粘________(nián zhān)湿 剥________(bā bō)落
薄________(bá bó)命 猪血________(xuè xiě)
癞虾蟆________(má mò)
(2)在秋雨的笼罩下,主要的感觉是( )
A.暗沉
B.沉闷
C.忧郁
(3)“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这里的“它”指:________,“充满愉快的生气”具体表现在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文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哪些?试把它们找出来。(至少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风”为对象,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句话。
例句:雨,像银灰色粘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美丽的秋季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汪汪……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个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文中的“你”指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季节,也是________的季节。
(2)文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秋景图。
(3)在第3自然段中,写出描写田间作物的拟人句;在第4自然段中,写出描写果园硕果累累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一句赞美秋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全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
A.6;3
B.5;3
C.6;4
(2)给最后一段选择合适的标点( )
A.“,。!”
B.:,,!
C.:“,,!”
(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_______,它靠自己的_______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_______,孩子们夸小花苗_______。( )
A.又瘦又小很开心;努力;满身披上绿叶;真勇敢
B.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见到了阳光;真勇敢
C.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开出鲜红的花朵;真勇敢
(4)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多选)
A.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
B.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勇敢。
C.我明白了,蜜蜂和小蜗牛都不是朋友,他们在我困难的时候都不帮助我。
10.阅读乐园。
秋天
①秋天到了。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_______的衣裳,换上了_______的时装。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_______。
②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cuī)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③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
④秋天,意味着成熟。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柿子、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⑤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你也许会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
⑥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
(1)把下列词语填到短文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黄色 绿色 金黄
(2)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中,作者把“熟透了的稻谷”比作“________”;把“高粱”比作“________”;把“棉花堆”比作“________”;把“柿子”比作“________”,让人回味无穷。
(4)请用文中下划线的“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观 日 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眼的金光。
(1)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
A.3、3
B.3、2
C.3、1
(2)联系上下文,给加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露(A.露水 B.看见 C.显现)( )
②蹦(A.出 B.跳 C.照)( )
(3)第三自然段共有 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 )
A.6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B.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C.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天空和大海的样子
(4)第三自然段的第3到第6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 这几句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
A.太阳的样子;整个过程
B.太阳出来的过程;事情发展的
C.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1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树叶
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
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chuǎng)山的客人。阿姐乐了,她顺手摘片树叶,放在嘴边,和小鸟对起话来——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yīng)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树叶歌:“呜咿(yī) ——咿哟……”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着悠(yōu)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回来。
我问阿姐:“树叶怎么也会唱歌呀?”
阿姐说:“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听她这么一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跳来跳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2)树叶为什么会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姐都对小鸟说了哪些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垃圾
(2)扫把
2. (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2)A
(3)A
(4)C
(5)C
3. (1)A
(2)C
(3)A,C
(4)C
4. (1)留;悬;副;绚
(2)C
(3)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春雨滋润着花儿和小草,它们快乐地生长,天地间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的景象
(4)作者通过对四季特点的概括和对比,着重表现了秋的美好及对秋的热爱。
5. (1)一碧如洗
(2)水面;明镜;平静
(3)原野热闹非凡
(4)天空;小河;原野;丰收
6. (1)C
(2)A
(3)B
(4)A
(5)C
(6)B
7. (1)nián;bō;bó;xiě;má
(2)B
(3)癞虾蟆;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4)银灰、灰白、绿翳翳、苍黄、绿油油、橘红、灰黄、深绿。
(5)风,像妈妈温柔的手,轻轻扭动着柳树的腰肢,让他们跳起了舞蹈。
8. (1)秋天;美丽;收获
(2)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3)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4)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9. (1)A
(2)C
(3)B
(4)A,B
10. (1)绿色;黄色;金黄
(2)一片片飘落下来的树叶
(3)害羞的小姑娘;喝醉了酒的大汉;一座座小山;红灯笼
(4)十五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11. (1)B
(2)C;B
(3)B
(4)C
12. (1)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游;游;跑;跑;走;走
(2)“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滴沥!滴沥! 布谷!布谷! 如意!如意!
(4)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测评 试卷——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测评 试卷——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现就是成功之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重点段落品析,品读句子,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