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第1页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第2页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科目历史学段七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历史》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和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战争优势,统一全国。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2.过程与方法识读《铜冰鉴》《战国铜壶》《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和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都江堰工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树立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并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都江堰的认识,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商鞅变法2.难点: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具体变在哪些地方,都江堰对生态的影响。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课的难点在于突破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具体在哪些地方?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字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具体的史实中来找军事上的变,通过《春秋时期诸侯国形势图》和《战国七雄图》这两幅地图的对比来找;(晋国三家分晋,齐国田氏代齐)大浪淘沙,历经战争的腥风血雨,最终只有七个大的诸侯国继续留在历史的舞台,被称为战国七雄。政治上的变,通过让学生识读《史记·商君列传》等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材料,小组探究商鞅变法法令中的;经济上的变,则通过观看都江堰相关视频及图片和文字,来感受都江堰的修建带来了秦国经济的大发展,且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也体现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2.本课中有极好的情感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对学生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在今天的中国,要富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之路。    3.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含义。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战国七雄》  情境导入,总体感知战国时期的大动荡。自主学习检查学案【自主预习】部分,投屏展示优秀作业。自主预习,完成学案,校队答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讲授新课一、大动荡——战国七雄ppt展示《春秋初期的诸侯国》示意图和《战国形势图》1.形成展示战国七雄形势图2.著名战役展示表格3.战争影响根据教材研读部分设问:当时的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想法? 二、大变革——商鞅变法1.背景出示三段文字材料:提问:秦国为什么会发生这场影响深远的变法活动?教师总结:生产力社会提高;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益;东方六国歧视秦国,秦孝公深以为耻,决心改革图强。但是秦国这场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就遇到了阻碍,这些阻碍来自于哪些人?(旧贵族和农民)商鞅是如何一一解决这些阻碍的呢?(出示图文资料)2.概况展示秦孝公求贤令,简要介绍商鞅入秦,展示商鞅徙木立信的图片3.内容与影响展示四组材料,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实行了哪些变法措施,这些变法的措施带来了什么作用?补充讲述商鞅法及太子,后被车裂的故事。谈:学了商鞅变法后,你有什么感想?  对比两幅图,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呢?填写七雄地理位置 填写表格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讲述徙木立信的故事   【合作探究】      【畅所欲言】  直观展示地图,找出军事形势之:诸侯国数量减少面积增大,从而知道兼并战争不断。识读地图  总结战争的负面和客观作用,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在兼并战争中获胜各国厉行变法,由此过渡到下一子目。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整合归纳出背景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势力增强诸侯国君主招贤思变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整合出的措施和的结果:建立中央集权制树立法治确立土地私有制国富兵强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大发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简要介绍秦国修建都江堰的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获胜。    帮助学生理清子目之间的因果关联。      2.构造播放视频介绍都江堰的构造3.功能和作用展示材料,提问,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都江堰是我们祖先对自然的成功改造,既保护了岷江,也利用了河水,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这就是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直观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让学生归纳都江堰修建之后带来的成都平原成天府之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成效科技大发展: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再次情感升华:科技发展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核心 课堂小结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展示小结图示 为线,提炼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变化为军事上的大动荡、政治上的大变革、经济和科技上的大发展。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堂小结,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