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温故知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前,反应后,碳酸钠,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了,装置二,装置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微观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宏观上: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推断未知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判断未知反应中物质的“角色”
CO2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
任务一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活动1 改进实验,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不足: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橡胶塞易崩开。
不足:气球胀大后,有浮力干扰。
m(A) + m(B)=m(C) + m(D)
列出正确的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
称量反应中所有物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注意调节体积,克服浮力的干扰。
活动2 学以致用,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为什么不相等?
m(Mg) + m(O2) = m(MgO)
m(Mg)+ m(O2)= m(白色粉末)+ m(逸散白烟)
活动3 学以致用,利用镁燃烧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气球可缓冲装置内的压强
电加热(或凸透镜聚焦),避免生成物逸散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x值是 ,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 。
任务二 判断未知反应中物质的“角色”
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8 g + 35 g + 5 g + 8 g)=(2 g + x + 5 g + 42 g)
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 = 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
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8 g + 35 g + 5 g + 8 g)
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2 g + x + 5 g + 42 g)
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在该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多少?
m(甲):m(乙):m(丁) = 6 g:28 g:34 g = 3:14:17
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其他物质。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未知反应
质量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
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物质变化的质量是守恒的
反应物质量最后不一定为0生成物质量起始不一定为0
C O H
任务三 推断未知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微粒构成
在人体组织里,葡糖糖在酶的催化下可缓慢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糖的化学式 。
反应后:18个O原子 6个C原子 12个H原子
差6个C原子 12个H原子6个O原子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原因是 。
2.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 (填“能”或“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B.该反应是甲和乙发生反应, 生成了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 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相关课件
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背景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微观质量比,实际质量比,H2O,CO2,Cl2,CH4,质量守恒定律,点石成金,变水为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链接,防止锥形瓶底炸裂,引燃白磷,先胀大后变瘪,①②⑤,C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密闭容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质量总和,c+d,c+d+b-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