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一、单选题
1.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场员工佩戴耳罩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道路两旁栽行道树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2.物理老师对小明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3.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5.“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指的是( )
A.音调高B.响度大C.振幅大D.音色好
6.科技馆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把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介质
7.下列与噪声有关的图示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B.C.D.
8.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C.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D.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0.图的四个实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是( )
A.开启倒车雷达B.利用B超检测身体
C.利用声呐测定海深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11.以下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12.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C.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13.下列关于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种噪声的波形图
B.哨子音调变化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
C.倒车雷达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D.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接收并准确分辨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
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
二、填空题
15.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北海园博园艺术表演推向高潮,引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到游人耳朵的。
16.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如图所示为70位来自港、澳和内地的钢琴演奏者在共同奏响《我爱你中国》。听众能分辨出是用钢琴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7.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人们在有时需要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声音,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___________不同。
18.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______和______控制噪声。
三、简答题
19.小华在家练习小提琴,邻居张奶奶认为琴声十分悠扬悦耳,是乐音,而邻居明明认为小提琴声影响了他的学习,是噪音,他们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20.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找老师到舞厅交涉,舞厅立即将音量放小了。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减弱噪声?
21.想一想:坐在教室靠后的同学听到的讲台上老师的讲话声和坐在教室靠前的同学听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此时老师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让靠后的同学也听得清楚?
22.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他的响度和声调,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23.如图所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的绝美画卷,为什么大雪过后,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佩戴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道路两旁栽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老师请小明回答问题时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大一点”是指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A。
4.A
【详解】
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时,瓶子壁的振动受到水的阻挡,水少的瓶子振动快,音调高,水多的瓶子振动慢,音调低,故A符合题意;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改变的是音叉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指的是声音的尖锐程度,即声音的高低,故是指音调,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参观者将耳朵靠近装置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安装噪声监测器是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公路两侧装设墙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时,杯子振动的频率改变,则发出的声音音调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频率不同,所以,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则钢尺振动的频率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所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响度改变,但音调不变,故C符合题意;
D.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梳齿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能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治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属于从噪声的产生防治,故B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是从传播过程中防治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属于从接收处防治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是利用超声波,故B不符合题意;
C.船只利用声呐测海深,就是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自然界大象的“声音”交流,接收信息,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原野上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去除结石,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流水声传入人耳需要时间,故B错误;
C.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高,故C错误;
D.鸟鸣声和流水声,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
A.从图像可知看出,这是不规则的振动,故该图反映的是-种噪声的波形图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哨子音调变化取决于空气柱振动频率,而空气柱的空气柱振动频率由空气柱的长短决定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都是超声波回声定位,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接收并准确分辨,人耳能听到的只能是20Hz——20000Hz,还有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才能分辨出来,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
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振动 空气
【详解】
[1][2]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游人耳中的。
16.音色
【详解】
影响音色的因素有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色不同。
17.声源处 音色
【详解】
[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将手机设置为静音,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时的音色不同。
18.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详解】
[1][2]图甲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图乙是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19.都正确;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析】
【分析】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详解】
邻居张奶奶和邻居明明的说法都正确;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明明正常学习,则就是噪声。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噪音的认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分乐音还是噪声的关键是看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20.见解析
【详解】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三位同学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靠后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因为当声音的振幅不变时,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要使靠后的同学也能听得清楚,老师可以加大讲话的响度或者走近靠后的同学.
【解析】
解答: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人听到声音的大小,除根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当声音的振幅不变时,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所以靠后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要使靠后的同学也能听得清楚,老师可以加大讲话的响度或者走近靠后的同学.
22.盖上盒盖,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调不变。
【解析】
【详解】
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声音不容易传递到盒外,相当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
而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放在鞋盒内,不会改变音调,故听到的音调不变。
23.大雪过后,雪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能够“吸声”,因此周围特别宁静
【解析】
大雪过后,雪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声波能通过口径反射回来,而大部分的声波则被吸收掉了.从而导致自然界
声音的大部分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答案:大雪过后,雪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能够“吸声”,因此周围特别宁静
物理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