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训练(2)2020-2021学年仁爱版化学九年级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9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训练(2)2020-2021学年仁爱版化学九年级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9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训练(2)2020-2021学年仁爱版化学九年级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9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
D.二氧化锰和红砖粉都可做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
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丁的化学式量为2O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氧气可以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D.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丁一定为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3:4:1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都属于镁元素
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一定会加快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7.科学家最近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围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Z、W四种物质中有三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个数可能没有改变
C.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D.同种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但性质相同
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粽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O2B.NO2C.CO2D.N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1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B.n=3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
二、填空题
12.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原子的种类、______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3.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以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哪些元素?______,依据是______。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二氧化碳、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在符号①Fe3+、②H2CO3、③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③变化中和的质量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序号)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
16.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9g,完全燃烧后生成9g H2O,则混合物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三、简答题
17.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18.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再生能源车用乙醇(C2H5OH)作燃料。__________
(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解释氢气作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_
19.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铜粉的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 关系如图 1 所示,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1)寻找规律,填入如图 1 序号所对应的空白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图 2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 a=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如图 3 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1 个丙分子由 1 个甲分子和 2 个乙分子构成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3
未测
2.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1.1
0.9
3.6
2.4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此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后只改变反应速率,不会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此选项错误;
D、二氧化锰和红砖粉都可做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A、该反应中丁为氧气,丁的化学式为O2,故A不正确;
B、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
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重新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
D、该反应生成了氧气,属于单质,D错。
故选:C
3.A
【详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以用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故C错误;
D、水由水分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
未测:1.1g+0.9g+3.6g+2.4g-2.3g-2g-2.8g=0.9g,乙物质的质量不变。
【详解】
A、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丁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1.2g:1.6g:0.4g=3:4:1,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两种物质减少,一种物质增多,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能推理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离子、原子也可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都属于镁元素,故选项正确;
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硫,都是氧化物,所以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均不变,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氧元素从0价变成-2价,硫元素从-2价变成了+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没变,所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反应没有单质生成,所以它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7.C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
【详解】
A.由微观示意图中微粒可知,氨气、氮气、甲烷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只有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选项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D
【详解】
A.水烧开,温度升高,水变成了水蒸气,分子间的间隙变大,选项A正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个数可能没有改变,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选项B正确。
C.电解水,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选项C正确;
D.同种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相同,选项D错;
故选D
9.B
【详解】
根据题意,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硝酸银含有Ag、N、O三种元素,则产生的物质中也有银、氮、氧三种元素;NO2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气体有可能是NO2;N2是无色、无味的气味,放出的气体不可能是N2。故选B。
10.B
【详解】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此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它可以是钠离子:,也可以是氧离子:,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正确;
C、原子中一般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氢原子没有中子,错误;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得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故A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得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物中,一共有6个氢原子,所以生成物中也有6个氢原子,丁表示的物质为氢气分子,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故B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图示反应中,反应物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丁是代表氢气,氢气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该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12.数目
【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填写:数目。
【点睛】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相关概念的记忆和掌握。
13.C、H 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
略
14.CO2 ① A II和III 4:7
【详解】
(1)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填:CO2;
(2)阳离子带正电荷,①是阳离子铁离子,②是碳酸分子,③是阴离子硫酸根离子,故填①;
(3)①A中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B、C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故填A;
②变化Ⅰ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变化Ⅱ和Ⅲ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Ⅱ和Ⅲ;
③根据图示可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故变化中氧气和一氧化碳两种分子的质量比为:32:(2 28)=4:7。
【点睛】
根据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来解答反应时各物质的质量比时,必须先根据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后,再根据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15.
(1)3:1
(2)A
(3)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分析】
(1)
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原子反应前后种类与个数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2)
该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该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3)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
16. 4.8
【详解】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生成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与乙醇和乙醛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相等,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乙醇与乙醛的总质量为9g,则该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乙醇和乙醛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相等的,都为2:1,即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固定值,即:,所以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7.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详解】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虽然核外电子数不同,但属于同种元素。
18.C2H5OH+3O22CO2+3H2O 2H2+O22H2O
【解析】
【详解】
(1)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填:2H2+O22H2O。
19.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
【详解】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
20.原子 电子 10 A
【解析】
【详解】
(1)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能构成分子,故①填: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②填:电子;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a=2+8=10时,该粒子是原子;
(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CH3OH。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B、甲和丙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乙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1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