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课后作业题
展开
4.3线段的长短比较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 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如图,已知,,,则OP的长是
A. 1 B. 2 C. 3 D. 4
- 如图,C,D为线段AB上两点,,且,则CD等于
A. B. C. D.
- 如图,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D.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 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三点共线的是
A. AB,AC,BC B. AB,AC,BC
C. AB,AC,BC D. AB,AC,BC
- 如图所示,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则下列线段长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ACAD B. ADCD C. D. ABCD
- 体育课上,小悦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点M,N,P,Q处,则表示她最好成绩的落点是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 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人,B区有15人,C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A. A区 B. B区 C. C区 D. A、B两区之间
- 两根木条,一根长18cm,一根长2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
A. 2cm B. 4cm C. 2cm或22cm D. 2cm或20cm
- 如图,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直线l,在直线l外任取一点A、折出过点A且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这样的直线只能折出一条,理由是
A.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有下列现象,其中能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
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
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
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A. B. C. D.
- 如图,小李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 垂线段最短 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 如图,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若,则 .
- 已知线段,C是直线MN上一点,线段若P是线段MN的中点,Q是线段NC的中点,则线段PQ的长是 .
- 如图,C 是线段AB的中点,则
;
.
- 如图,B,C是线段AD上不同的两点,那么:
, ;
.
- 如图,线段AB的长为,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线段DC的长为 cm.
- 如图,C、D在线段AB上,且C为线段BD的中点,若,,则AC的长等于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
- 如图,A,B是河流l两旁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向两村供水,则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请在图中表示出抽水站P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
- 如图,线段,,M是AD的中点,N是AC的中点,试比较MN和的大小.
- 如图,已知线段,E,F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且,求线段AD的长.
- 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和8.
求线段AB的长;
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度;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 如图,已知点A为线段CB上的一点.
根据要求画出图形不要求写法:延长AB至点D,使;反向延长CA至点E,使;
如果,,求CA的长
- 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若线段,,且,求a,b的值;
在的条件下,求线段CD的长.
-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若,,求线段MN的长;
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直接写出你的答案。
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A
【解析】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
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
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
当停靠点在A、B区之间时,
设在A区、B区之间时,设距离A区x米,
则所有员工步行路程之和,
,
,
当时,即在A区时,路程之和最小,为4500米;
综上,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A区.
故选:A.
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A、B、C各点和A区、B区之间时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要能把线段的概念在现实中进行应用,比较简单.
9.【答案】D
【解析】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较短的木条为,
、N分别为AB、BC的中点,
,,
如图1,BC不在AB上时,,
如图2,BC在AB上时,,
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2cm或20cm;
故选:D.
设较长的木条为AB,较短的木条为BC,根据中点定义求出BM、BN的长度,然后分不在AB上时,,在AB上时,,分别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主要利用了线段的中点定义,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10.【答案】C
【解析】解:这样的直线只能折出一条,理由是: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故选:C.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根据垂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了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1.【答案】B
【解析】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其中能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
故选:B.
根据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能灵活过应用是解题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小李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3.【答案】4
【解析】解:因为点C是线段AD的中点,,
所以,
因为点D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14.【答案】或
【解析】略
15.【答案】BC
AB
AC
2
【解析】略
16.【答案】CD
AB
BC
CD
AC
BD
【解析】略
17.【答案】4
【解析】略
18.【答案】
【解析】解:,,
,
为线段BD的中点,
,
;
故答案为:,
根据已知可求得BD的长,由中点的定义可求得DC的长,即可得出AC的长.
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答案】解:抽水站P的位置如图所示:
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解析】见答案
20.【答案】解:.
【解析】见答案
21.【答案】解:线段AD的长为.
【解析】略
22.【答案】解:因为,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和8,
所以,,
所以,;
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
分下面两种情况:
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如图甲.
当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时如图乙.
.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
【解析】根据数轴与绝对值知,;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当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时.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此题时,既采用了形象、直观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又利用了不至于漏解的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3.【答案】解: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
.
【解析】根据做法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考查线段、线段中点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画出相应图形是最多解答的前提.
24.【答案】解:,
,,
、b均为非负数,
,,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
,
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
.
【解析】由,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推出a、b的值;
根据所推出的结论,即可推出AB和CE的长度,根据图形即可推出,然后由,即可推出AE的长度,由D为AE的中点,即可推出DE的长度,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求出CD的长度.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性质,关键在于正确的进行计算,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推出相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25.【答案】解:、N分别是AC、BC的中点,
,
,,
;
、N分别是AC、BC的中点,
,
,
;
,
如图,
、N分别是AC、BC的中点,
,
cm,
【解析】由中点的性质得,根据可得答案;
与同理;
根据中点的性质得,结合图形依据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数学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数学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6.3 线段的长短比较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6.3 线段的长短比较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