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页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页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激活认知,探究9加几的算法,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9加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凑十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凑十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说出答案。
    师:刚才同学们很快算出了答案,看来你们对前面加法的计算掌握得很好了,若是遇到要用9加上几的情况,同学们还能正确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9加几的算法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88情境图。

    师: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能说说运动会现场的情况吗?
    【学情预设】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跑步、跳绳等比赛,还有啦啦队表演和分饮料的同学。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后勤组的同学给运动员准备了好喝的饮料。
    师:你从这幅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信息,并相应提出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啦啦队第一排有7人,第二排有8人,一共有几人?
    预设2:前面有8人在跑步,后面有5人在跑步,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3: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师:同学们真棒,找出了这么多信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2.自主探究算法。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师:9+4得多少呢?如果觉得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1、2、3……12、13。
    预设2:从9开始接着数4个数,10、11、12、13。
    预设3:从4根里先拿1根放到9根里,再算10+3=13。
    预设4:先将9看成10,因为10+4=14,所以9+4=13。
    【设计意图】学生已会数数,所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经验。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师:请想到方法3的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动手摆一摆。谁看懂了他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用小棒把“凑十”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为什么拿1根呢?2根行吗?把9和1合在一起,好在哪里?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9和1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这样算很简单。
    师:这种方法多方便呀!你们想把这种方法学到手吗?下面咱们就通过摆小棒来学习这种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一边摆一边问: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3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加数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师:要学会“凑十法”,就要熟记10的组成。请大家闭眼回忆“凑十”的过程,然后和同桌的小伙伴说出用“凑十法”计算9+4的过程。
    学生汇报用“凑十法”计算9+4的思维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谁来说说想到方法4的同学的思路?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明确:其实这也是“凑十法”的思路,把9看成10来计算,最后再减去多算的1,相当于从4里面拿走了1,和9凑成1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形成了“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示,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这种由动手操作到不借助实物的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1.完成教科书P89“做一做”第1题。
    师:请你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
    学生根据算式摆小棒,并填写方框里的数,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把5拆成1和4,把7拆成1和6,学生能说出9和1可以凑成10,使计算简便。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2.归纳算法。
    教师指着黑板上板书的3道算式。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都是怎样算的?说一说9加几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后讨论,集体汇报交流。
    师: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到9就想“借”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设计意图】对比观察几道9加几算式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其算法,在说一说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完成教科书P89“做一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第2题:学生完成后,再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说出“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第3题: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目的,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知道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你能出一道9加几的题考考同桌吗?让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学生出题,同桌计算并说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叙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有效地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凑十法”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由于有些学生之前就会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只是表达算理时,思路不够清晰,故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能充分、正确地表达。
    ▶作业设计
    第2课时 8、7、6加几(1)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适时优化“凑十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正确计算8、7、6加几。
    2.感受“凑十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9加几的口算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口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
    对又快!
    课件出示口算题。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轻松地说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也可能有学生用数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方法来继续学习8、7、6加几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8、7、6加几(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9加几的口算,为后面学习8、7、6加几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91例2情境图。

    师:看,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些同学在跑步。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观察后讨论,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预设2: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男生有7人,女生有6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师:怎样列式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分别列式:8+5和7+6。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8+5= 7+6=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训练学生多角度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探究8、7、6加几
    1.自主探究8加几。
    (1)借助操作,体会“凑十法”。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8+5?请你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思考过程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
    【学情预设】学生也许会用点数法或接着数的方法,重点展示“凑十法”。
    预设1: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到8根这边,8和2凑成10,再用10加剩下的3等于13。
    预设2:从8根小棒中拿出5根到5根这边,5和5凑成10,再用10加剩下的3等于13。
    师:你能理解这两种算法吗?你能像他们这样一边摆小棒一边说吗?
    师生一起摆一摆,算一算。
    (2)用抽象的计算过程表示思维过程。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想法填一填框架图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在表达时,教师要重点问问为什么要把5拆成2和3,引导学生说出8和2凑成十;再问为什么要把8分成3和5,因为5和5凑成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里同学们用到了“见8想2,见5想5”的“凑十法”,都能又快又对地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会“凑十法”的多样化。
    (3)加强比较,感悟“凑十”的规律。
    师:你能快速算出8+4和8+6这两道算式的和吗?
    【学情预设】学生用“凑十法”口算出结果,可能有不同的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9加几和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见9想1,见8想2。
    【设计意图】感悟“凑十”的规律,在比较中为学生用“凑十法”计算7加几、6加几做准备。
    2.自主探究7、6加几。
    师:你知道7+6等于多少吗?如果不摆小棒,你知道该怎样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作业本上写下思维过程。教学指名学生板演。
    【学情预设】预设1: 预设2:

    师:你能看懂这两种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把6拆成3和3,3和7凑成10,10加剩下的3等于13。
    预设2:把7拆成3和4,4和6凑成10,10加剩下的3等于13。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体验、比较,自然地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1题。
    师:请你想一想,再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完成后汇报。
    【学情预设】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感觉不困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见7想3,见6想4。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么做,如果学生说7+4时,把7拆成1和6,6和4凑成10,要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例如计算7加6时,看到7就想3,把6拆成3和3,7+3=10,10+3=13。
    3.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充分让学生说说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4.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2题。
    小组内进行游戏,可以依次出示一个数,学生快速口算。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时,可以训练学生完整表达。例如8+4,想:8和2凑成10,4可以分成2和2,10加2等于12。
    【设计意图】利用教科书上的习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计算9加几的基础和对“凑十法”的感知、体验,会很自然地想到用“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创新,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认可,学习的兴趣更高了,后面的表达更清楚和完整了,教学效果不错。
    ▶作业设计
    第3课时 8、7、6加几(2)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
    2.体会算法多样化,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2.体会算法多样化,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导入新课
    1.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1题。
    师:同学们,你能快速写出每一道算式和得数吗?每人选择一组完成。
    学生任意选择一组写算式并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时,挑选一些题说一说是怎样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并适时总结“见8想2,见7想3,见6想4”的方法。
    课件出示儿歌。



    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独立列出两道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列出算式:8+2=10,2+8=10。
    师:比较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两道算式中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规律来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8、7、6加几(2)]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重温“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为例3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8+9的计算方法
    1.计算8+9。
    师:(板书8+9)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把8凑成10,把9分成2和7。



    预设2:可以把9凑成10,把8分成7和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除了凑十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我们学过的哪道题的加数和这道题相同?
    【学情预设】因为9+8=17,所以8+9=17。(板书)
    师:我们一起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第三种方法则是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的。(板书: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再在对比中优化算法。
    2.体会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计算的优越性。
    师:你喜欢第三种方法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第2题。
    师:怎样能很快说出正确的得数?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因为7+6=13,所以6+7也等于13;因为8+6=14,所以6+8也等于14;因为9+7=16,所以7+9也等于16。
    【设计意图】通过上下两道题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第1题。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凑十法”计算,也有的学生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计算,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2.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3题。
    师:你能看懂题目的意思吗?(指导学生先把算式的得数算出来,再看得数与哪辆车上的数相同,最后连线。)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准确计算出结果并连线。完成后,让学生读一读算式,并试着说一个得数是13(12、14、15)的加法算式,发现得数相同的算式可以有很多个。
    3.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再列出算式解答。每道题都有两道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这一方法计算的简便性。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计算方法的探究中,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计算是重点内容。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基本习惯以“凑十法”中的“拆小数,凑大数”为主要计算方法。教师需要突出优化“交换加数的位置”的计算方法,但注意只要鼓励学生应用适合自己的、算得快的方法来计算就可以,不要硬性规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作业设计

    第4课时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在厘清思路、熟练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体会交换加数的方法在计算小数加大数时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抢答。



    【学情预设】学生很有兴趣,能快速抢答出结果。教师选择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9、8、7、6加几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研究5、4、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5、4、3、2加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练习9、8、7、6加几的加法,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7的计算方法。
    师:你知道5+7的和是多少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自主尝试,独立试做。
    【学情预设】预设1:拆小数凑大数,把5拆成3和2,7+3=10,10+2=12。
    预设2:拆大数凑小数,把7拆成5和2,5+5=10,10+2=12。
    预设3:想7+5=12,所以5+7=12。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7=12。
    师:前面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第三种方法你能明白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用交换两个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得到得数。
    师:这种方法好吗?我们知道8+6=14,你马上就知道哪道算式的结果?(学生答:6+8=14)我们知道9+2=11,你就能想到哪道算式?(学生答:2+9=11)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算法,对比感受“交换两个加数的方法”在计算小数加大数时的优越性。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你们能自己算一算5+8、4+8、3+9的和吗?
    指名学生口述思考过程。
    【学情预设】因为8+5=13,所以5+8=13;因为8+4=12,所以4+8=12;因为9+3=12,所以3+9=12。如果还有学生用“凑十法”计算也是可以的。
    教师板书:5+8=13 4+8=12 3+9=12
    师:比较“凑十法”和交换加数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想得数快?
    3.自主出题,巩固方法。
    师: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了?可以出一些题考考别人吗?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5+6= 2+9= 3+8= 4+7=
    师:那么你们能用学过的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自主完成计算后与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很快算出得数,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出题,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5“做一做”第2题。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师:你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说出自己做题的顺序,意在让学生感受运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的快捷性,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2.完成教科书P95“做一做”第1题。
    师:请你先说说这两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能完整表达图意并列式:5+6=11或6+5=11;4+7=11或7+4=11。3.完成教科书P95“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订正,教师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在学生汇报时,可以告诉学生:你认为哪种方法想得数快,就用哪种方法。
    师:请你从上往下观察每一组算式,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观察呢?
    【学情预设】可能有学生说: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越来越大;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越来越小,和也越来越小。
    4.教科书P95数学游戏:找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
    教师把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式卡片分发给各组。
    师:每个小组都拿到了一些算式卡片,我们来玩一个“找卡片”的游戏。例如,老师说“13”,就把手中得数是“13”的算式卡片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举对了没有。
    【学情预设】师生玩游戏过程中,找得数是“13”的算式卡片,有9+4就一定有4+9,有8+5就一定有5+8……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并熟练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笔记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5+7=12 5+8=13 4+8=12 3+9=12
    5+6=11 2+9=11 3+8=11 4+7=11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复习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引入本课新知。由于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学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新知识,除了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以外,更注重渗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思想,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作业设计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2.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引入新课
    1.完成教科书P99“练习二十三”第2题。
    师:我们来开火车口算,大家比一比,看谁算得都对!
    教师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解决问题,引入新课。
    师:学校正在开运动会,看,操场上插着的彩旗正迎风飘扬。算一算,这边一共插了几面彩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做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回顾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7例5情境图。







    师:运动会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表演呢!请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师: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摆出来,跟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第一排人数,后面表示第二排人数。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学情预设】预设1:7+8=15(人)或8+7=15(人)。
    预设2:9+6=15(人)或6+9=15(人)。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先来看第一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7、8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第一排人数和第二排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这里的7表示第一排人数,8表示第二排人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排人数+第二排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师:再来看第二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9、6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这里的9表示男生人数,6表示女生人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3.回顾与反思。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所得结果相同,列式却不一样。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都是用加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列式不同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先要收集信息(知道了什么),再进行分析(怎样解答),最后要检验(解答正确吗)。
    教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
    师:解决问题时,只能有一种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的异同,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得到不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97“做一做”。
    师:公园的湖面上有许多美丽的天鹅,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吗?
    组织学生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学情预设】预设1:有8只白天鹅,6只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预设2: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交流及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8+6=14(只)或7+7=14(只)。师: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求天鹅的只数,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同呢?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所以解答方法不同,但都是用加法计算。

    2.完成教科书P99“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可能从不同角度来收集信息,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有的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来解决问题,列式为8+6=14(人);有的用没有戴帽子的人数加上戴了帽子的人数来解决问题,列式为9+5=14(人)。
    第3题:学生可能用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列式为7+7=14(个)或8+6=14(个)。(教师追问:结合算式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第4题: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如果学生出错,利用错例的分析巩固加法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所收集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所列的算式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观察角度不同,解答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节课要求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想法,两种解答方法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很轻松地呈现出来了。整节课教学效果不错,少数学生在表达上有困难,可以适当个别指导,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两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掌握其中一种就行。▶作业设计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开动你的
    脑筋,如果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抓出2块糖,教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3块糖。(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
    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2块、3块和5块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块糖,就要把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将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放到一起,并将糖发给积极发言的学生。
    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寻找解题策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7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哨子?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桌子上的哨子拿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如果桌子上的哨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个、9个、10个……(教师追问:哨子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7个?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7个,至少是7个。)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图中原来的口哨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准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完整的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把你发现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学情预设】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原来有多少个哨子?(板书)
    2.分析和解答。
    师: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先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7-5=2(个)。
    预设2:画图数出原来一共有12个哨子。
    领走的:○ ○ ○ ○ ○ ○ ○
    剩下的:○ ○ ○ ○ ○
    预设3:用小棒摆一摆,数出原来一共有12个哨子。



    预设4:7+5=12(个)。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谁做得对?谁做错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7-5=2(个)一定是错的,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例如:哨子不可能少于7个,2个一定是不对的。
    教师选择让摆小棒、画圆的同学依次汇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把图画到黑板上)
    师:哪些同学是列算式“7+5=12(个)”计算的?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7、5、12分别表示什么?(板书算式)
    【学情预设】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就是把领走的哨子和剩下的哨子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7表示领走的7个,5表示还剩下的5个,12表示原来共有1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解题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类生活问题,学生有着类似问题的解题经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说,并利用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3.回顾与反思。
    师:请大家回忆解题过程,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做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
    师:看看题目中的文字,再看我们画的图,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以后再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让学生愿意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
    师:你能看图说出两个已知的信息吗?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列算式,并口头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图意说出:吃了8个鸡蛋,还剩6个鸡蛋,原来有多少个鸡蛋?列式为8+6=14(个)。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就是要把已经吃掉的鸡蛋和还剩的合起来。
    2.完成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第5题:已经进去了7个同学,外面还有6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列式为7+6=13(个)。(教师追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中的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第6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需要把“我剪的和你同样多”转化成“我也剪了8个”,指导学生学会寻找隐藏条件。
    第7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怎么算。出现错例及时让学生交流,找出错因,教师适时指导。
    第8题:指导学生完整表述图意,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列式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组习题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题目中的隐蔽信息,解决问题。
    3.完成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三”的“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9+5=14(人)。
    预设2:9+5+1=15(人)。
    预设3:9+5-1=13(人)。
    师:同学们做出了3种不同的答案,谁做得对呢?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分析呢?
    (学生说出:画图法)
    学生自主画图,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画出图后,教师注意引导,如:哪个是说话的这个小男孩?在图中标出来。(为了方便,可以给题中的小男孩起个名字,或者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出来)让学生指出小男孩前面的人、后面的人,明确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里都不包含小男孩。
    师:现在你知道哪种列式的方法是对的吧!请出错的同学进行修改。谁来说说“9+5+1=15(人)”这道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意能说出:9表示小男孩前面的人数,5表示小男孩后面的人数,1是指小男孩自己,把这三部分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图文结合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一类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太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课中有效地利用画图的策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算理,教学效果还不错。
    ▶作业设计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2.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熟练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2.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发现9加几的和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找规律
    1.完成教科书P90“练习二十”第2题。
    教师演示移动9,用9依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部分算式卡(有意识地按顺序摆)。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探究规律。
    师:观察这些9加几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些算式的和都是十几,还有的学生会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
    师: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这些算式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而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呢?这个1去哪了?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从“几”里面拿出1与9凑成10,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
    师小结:20以内的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几少1。
    【设计意图】本题是9加几的口算练习,既巩固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又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9加几的口算的规律,让学生能熟练掌握9加几的口算。
    二、闯关练习,巩固提高
    1.第一关:算一算。
    师:同学们对9加几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我们来闯关试一试吧!
    完成教科书P90“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订正,教师注意收集错题进行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把减法看成了加法,导致出错,也可能计算出错。教师根据具体的错题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10以内加减法和9加几的混合练习,用以巩固旧知,并区分不同的计算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
    完成教科书P90“练习二十”第5题。
    师:说一说你想怎样比较。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先计算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后,把自己是怎么比的说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有针对地进行指导。3.第三关:看图写算式。
    完成教科书P90“练习二十”第4题。
    师:图中有哪些信息?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5只蜜蜂,一共有几只蜜蜂?列式是9+5=14。
    预设2:左边有9朵红花,右边有4朵红花,一共有几朵红花?列式是9+4=13。
    预设3:左边有6朵黄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黄花?列式是6+3=9。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信息比较丰富,在收集信息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把数出的数记录在图中,让学生养成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问题,知识应用
    1.完成教科书P90“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收集信息:山坡上有9人,又来了7人,要求一共有几人。列式为9+7=16(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是怎样算的。
    2.课件出示习题。



    一个文具盒9元,一本笔记本3元,一支钢笔7元,小明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享,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9+3=12(元),12<15,可以买文具盒和笔记本。
    预设2:9+7=16(元),16>15,不能买文具盒和钢笔。
    预设3:3+7=10(元),10<15,可以买笔记本和钢笔。
    【设计意图】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了排列知识,深化了“凑十法”,又为下节新课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并且能够熟练地把计算过程说出来,但个别学生的计算速度还不够快。“凑十法”是学生学习后面计算必须掌握的基础,如果不掌握好,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尤其是要让学生能在脱离实物或者学具操作的情况下,抽象地说出凑十的过程。
    ▶作业设计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填未知数,熟练掌握8、7、6加几的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读题、审题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1.提高8、7、6加几的计算速度。
    2.能灵活运用已学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吧!竖起小耳朵,听清楚游戏规则哟!比如老
    师说8和几凑成10,同学们就回答8和2凑成10。我们一边开火车一边对口令好吗?
    师生一起游戏。
    【学情预设】学生能熟练对口令,对几和几凑成10掌握较好。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8、7、6加几的练习,相信你们在下面的闯关中能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用闯关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二、基础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
    (1)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订正。教师巡视指导,收集错例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看错符号、把数看错了、进位计算出错等,对错误订正后,选择几道不同类型的题(如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和减法),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一”第7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先说说连加、连减计算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第一步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再算什么,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2.第二关:比一比。
    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4题。
    师:请你先算一算,再比一比。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汇报时,先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出进位加法的结果的,再进行比较。有的特殊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比较大小,如6+9的和与16比大小,有的学生发现6+9<6+10,要予以肯定,但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这种方法。
    3.第三关:填一填。
    (1)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一”第6题。
    师:你能弄懂题目的意思吗?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看8和几合起来是15。
    预设1:学生通过画一画得出8加7等于15。
    预设2:用“凑十法”想:8加2是10,10再加5就是15。
    预设3:直接得出8+7=15。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一”第9题。
    师:你能填出方框里的未知数吗?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用接着数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用“凑十法”解答,还有的学生直接找到答案。可以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第四关: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原来有7只猴,又跑来4只猴,一共有多少只猴?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就要把原来的猴和又跑来的猴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7+4=11(只)。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基础的练习用闯关的形式呈现,将枯燥的练习变得更有趣味,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9、8、7、6加几的掌握。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师:请你仔细观察,找到星星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涂。
    学生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可以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星星的排列规律是:一颗蓝星星、两颗黄星星重复出现。所以接下来涂色也是一颗蓝星星、两颗黄星星重复出现。(教师追问:如果再往下涂,下一个是什么颜色呢?)
    2.完成教科书P94“思考题”。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呢?
    学生自主尝试,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答案;也可以2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完成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找规律、填数等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内容不是很多,但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比较大,导致效率不是很高。第6题和第9题是填未知加数,因为没有涉及减法,直接在加法算式中填写未知加数,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教师花时间去细心指导。
    ▶作业设计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练习5、4、3、2加几的进位计算,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2.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表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3.在计算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熟练计算5、4、3、2加几。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导入
    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二”第1题。
    师:你能说出第一组的计算结果并写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计算的结果并写出算式:3+8=11、4+8=12、5+8=13。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回答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
    师:同学们,请你用发现的规律快速算出第二、三组的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基础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
    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订正。教师巡视指导,收集错例进行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看错符号、把数看错了、进位计算出错等,例如10-7=17,5+9=13。
    师:你能说说哪错了吗?为什么错呢?(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请大家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要明确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预设2:计算时要认真,看清楚加数。
    预设3:可以用一个自己熟悉的算式和现在的算式作比较,计算能更快些。
    【设计意图】将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强化审题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学生口算的反应速度。
    2.第二关:填一填。
    (1)课件出示习题。




    师:小熊遇到难题了,你能帮帮它吗?
    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预设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预设3:5+8=13,所以填8。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2)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二”第5题。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体会多种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辨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第三关: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二”第2题。
    师:你能看懂这张统计表吗?先读懂统计表,再填出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竖着看,说清每一竖行的含义,如一班有7个篮球、4条跳绳;也可能横着看,如一班有7个篮球,二班有6个篮球,一共有13个篮球。一班有4条跳绳,二班有7条跳绳,一共有11条跳绳。
    【设计意图】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做加法练习,让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
    (2)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二”第4题。
    师:你从图中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有7串糖葫芦,右边有5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预设2:原来有8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又跑来4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预设3:第一行有9盆花,第二行有8盆花,第三行有6盆花。第一行和第二行一共有多少盆花?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有多少盆花?第一行和第三行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请你选择一个问题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7+5=12(串),一共有12串糖葫芦。
    预设2:8+4=12(个),一共有12个小朋友。
    预设3:9+8=17(盆),第一行和第二行一共有17盆花。
    预设4:8+6=14(盆),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有14盆花。
    预设5:9+6=15(盆),第一行和第三行一共有15盆花。
    【设计意图】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关系的一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的第2题是新的题型,虽然是填空题,但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类的题目来处理更合适。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计表,对读懂统计表中的信息感到困难,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看懂这个统计表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第4题信息量很大,要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体会所求问题与条件是有联系的。
    ▶作业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帮助学生落实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有序思维,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进行口算。
    2.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揭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行算式: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师:你知道这些算式的和分别是多少吗?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这些算式的和都是10,算式的排列有规律,从9加几开始,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一直到1加几。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下面我们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有序出示和是10的加法算式,为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二、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1.引导学生写出36道进位加法算式。(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1题)
    师:你能写出和是11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吗?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要有序地写,从9+2开始写,然后依次写出8+3、7+4……
    学生写出和是11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和是11的算式贴在黑板上:9+2、8+3、7+4、6+5、5+6、4+7、3+8、2+9。
    师:这个方法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写出和是12、13、14、15、16、17、18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
    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写出算式。
    2.自主整理,发现规律。
    师:请大家再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表,看谁整理得最好。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整理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整理的。
    【学情预设】预设1:我是把9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8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7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
    预设2:我是把和相等的算式放在一排。
    师:仔细观察表,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后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竖着看,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竖行是9,第二竖行是8,第三竖行是7……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下一个比上一个依次多1,每一竖行的算式得数,下一个比上一个依次多1。
    预设2:横着看,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后一个比前一个依次少1,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后一个比前一个依次多1,每一横排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
    预设3:斜着看,每一斜行左下方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比右上方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多1,第二个加数不变,得数也依次多1。
    预设4:有些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8+3与3+8、9+3与3+9……计算时它们的结果相等,只要记住大数加小数的得数就可以算出小数加大数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发现了表中的规律,还有的学生发现有些算式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现在请你观察整个表,以6+5和5+6中间的位置为界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了,但是计算的结果不变。
    课件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师:我们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善于观察的能力。
    3.根据规律,巩固计算。
    (1)师:看表,我说得数,你们说出算式。比如:和是17、13、12……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抢答:教师任意指表中的一个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互相评价。
    (3)教师任意说出一个算式,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上、下、左、右的算式。
    【设计意图】突出排列规律和算式间的联系,加深对进位加法的掌握。
    三、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第2题。

    师:请你想一想,通过图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收集信息:小兔子们一共吃了6个胡萝卜,还剩7个,要求原来有多少个胡萝卜。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吃了的胡萝卜和剩下的胡萝卜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7=13(个)或7+6=13(个)。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
    【学情预设】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7+9=16(块),8+8=16(块)。(教师追问:为什么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学生回答:可以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所用的两种方法,为什么都用加法解决呢?(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意图】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应用,强化提高
    1.计算比赛。
    (1)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对第3题的形式不太理解,“=”左边的算式与右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教师注意举例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等号的左右两边都能写算式,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2)夺红旗。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7题。
    选两名学生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学生当小裁判。
    (3)填未知数。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填出未知数;还有的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逐步指导学生先凑10,再凑十几。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速度,鼓励算得慢的学生多加练习。
    2.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8题。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并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题意,再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交流时把图与算式结合起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比一比。
    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2题。
    利用36道加法算式玩“比一比”的游戏,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两人各抽一张算式卡片并计算,看谁的得数大,其余学生指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对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再做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方便,计算小数加大数时,还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来收集信息,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从本单元的知识、方法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些方面进行回顾,让学生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反思
    整理20以内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时,如果想让学生自主列出所有的算式,再归类,学生会感觉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所有的算式列出来,并逐步分类形成加法表,再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本课知识容量有些大,可以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作业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案,共3页。

    小学8、7、6加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8、7、6加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准备.,学习新课.,巩固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