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9课题2溶解度》PPT课件 (5)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80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课题2 溶解度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思考】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一种物质能否溶解在另一中物质里,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关。那么,象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活动探究1】在常温下,取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物质不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水的量增多,溶解的物质也增多。
增加溶剂的量,此溶液又变为不饱和
【活动探究2】在常温下,取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硝酸钾溶解后,再加5g,搅拌……加了几次后,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才有剩余而不再溶解?然后加热,观察现象。再加5g硝酸钾,观察现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物质;温度降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量减少。
可溶物在一定的水中不能无限的溶解
温度升高,溶液变为不饱和
增加溶剂的量,溶液变为不饱和
【小结】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和温度有关。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注意: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
【思考】食盐和硝酸钾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到底谁溶得更多呢?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条件下才能作出比较。
【溶解度】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2.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表示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在 ___℃时,食盐(氯化钠)在_____ 克水里达到 ____ 时溶解了____克。此时的溶液一定是______溶液。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溶液中食盐(NaCl)的质量为________ ,水为___ 。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M质 = ,M剂 = ,M液=
M质+M剂 = 100+S 克
练习一 巩固练习:
其含义是:在 时,该物质在 水中达. 到 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 或说:在 时,该物质在 水中最多 能溶解 。
(1) 例1,某物质在20º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
(2)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溶液的质量=溶质+溶济
(3)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了20克物质刚好达到饱和,则该 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B、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g。C、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食盐,在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8g。D、20℃时,31.6g硝酸钾需要100g水才能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错。没有指明溶液是饱和状态。
错。 100g水里最多可溶解36克食盐,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思考】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
【例2】①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的物质。这句话是否正确? ②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是___物质。③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__ 物质。
不正确。通常所说的不溶物即难溶物,溶解度<0.01g。实际上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思考】P37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
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s)的表示方法:
固体的溶解度(S)曲线意义:
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b.能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S的大小
c.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S相等
d.表示物质的S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S
表示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规律:
a、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钾等。
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c、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减小例如熟石灰。
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
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变浑浊,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会有熟石灰固体析出
【思考】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用什么方法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温度: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压强: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收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会变浑浊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雨量 , 时溶解在 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讨论]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 进行呼吸?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节 ,压强减小而 。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 ,温度降低而 。
(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1.在 温度下,在 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对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如果变成饱和溶液,可有多种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实现其转化的是( )A.蒸发H2O B.加KNO3晶体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3.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 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5.某温度下,将 3 g A物质放入7 g水中,得到 10 g溶液,该溶液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6.A物质的水溶液已接近饱和,下列措施一定能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A.升高溶液的温度B.降低溶液的温度C.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A物质,直至不再溶解D.蒸发溶液中的水(温度不变)直至有A析出7.一定温度下,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则溶液的质量是( )A.100g B.110g C.90g D.无法确定8.在10℃时,25g水最多可溶解20gNaNO3,另一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40gNaNO3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其原因可能是( )A.温度降低了 B.温度升高了C.溶液质量相对增加了 D.溶质的质量相对减少
9.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 )A.稀溶液 B.浓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10.20℃时,从某饱和蔗糖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后,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变浓 D.变稀11.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如图所示)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饱和溶液,硝酸钾晶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海水晒盐----结晶,溶解度,溶解度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课题2 溶解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溶解度教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1,课堂训练,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谢谢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图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继续溶解,固体溶解,增加溶剂,不饱和,有少量固体不溶解,不饱和溶液,海水晒盐,仍然饱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