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河北地区专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042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河北地区专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042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河北地区专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042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 河北地区专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河北地区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河北地区专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六)
一、单选题1.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系统的建设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斗卫星天线的核心材料是比头发丝还细的金属丝,其主要成分是高纯度金等B.北斗卫星运载火箭采用了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它们的分子中都含共价键C. 北斗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时产生的红色烟雾主要是因为被氧化生成了气体D. 铷原子钟被誉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其元素铷处于第IA族2.2,6-二甲基苯氧乙酸是合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洛匹那韦的原料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2,6-二甲基苯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 该分子苯环上一氯代物有3种C. 该分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该分子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3.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所有的单烯烃含有的C—H个数都为0.4 B.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 C.0.1molL的溶液中, D.3.6g中所含电子数为2
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仅由装置①可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装置②依据单位时间内颜色变化来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用装置③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D.装置④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无水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6.过碳酸钠(),俗名固体双氧水,具有和双重性质,可用作无毒漂白剂和供氧剂。一种利用双氧水和纯碱在稳定剂作用下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可加速过碳酸钠的失效B.加人NaCl的作用是降低的溶解度,以析出更多晶体C.生产过碳酸钠的流程中遗漏了晶体的洗涤一步,导致产品纯度降低D.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和7.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相关物质的结构及键能如表所示。共价键S—SP—PP—S键能abc则反应的为( )A.B.C.D.8.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②、③三种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B.的溶液:C.的与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7):D.的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9.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的传感器。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待测气体部分电极反应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为电池负极B.检测气体时,敏感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检测气体时,对电极充入空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检测和CO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电流大小、方向相同10.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C.用溶液吸收少量: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11.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进行反应:,图甲表示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1表示正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B.图乙中,两点的反应速率: C.图甲中,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D.图乙中,点的正、逆反应速率:二、多选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烷烃的通式为,随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丙烷的比例模型为D. 分子式为和分子式为的烷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可能相同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B. 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C. 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三、填空题14.过氧化碳酰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固体消毒剂,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稍高温度时可分解。某化学小组欲制备少量过氧化碳酰胺,并测定其活性氧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一)过氧化碳酰胺的制备(1)制备过氧化碳酰胺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在组装仪器前应对a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5℃,合适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过氧化碳酰胺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以产品中过氧化氢所含氧原子的质量分数为准计算)。称取10.0 g产品,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10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1.02 mL、21.23 mL、20.98 mL。(1)写出标准溶液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碳酰胺中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配制过氧化碳酰胺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测得过氧化碳酰胺中活性氧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三)稳定剂对过氧化碳酰胺的制备有一定的影响,小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得到有关稳定剂及数据如表所示。则选择最佳稳定剂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剂名称过氧化碳酰胺活性氧的含量/%初始数值室温储存30天后数值减少量热储存保温1天后数值减少量EDTA16.9616.870.0916.920.04柠檬酸16.9416.900.0416.910.03EDTA与柠檬酸混合物16.9516.900.0516.900.05柠檬酸与焦磷酸钠混合物16.9016.860.0416.870.0315.苯达松G()是一种触杀性除草剂,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2)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3)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6)D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且六元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16.[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均为组成超导体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原子核外占据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2)雄黄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均为检验的试剂。①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S、O、N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K、S、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熔点高于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1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组成的一种超导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若晶胞参数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四、实验题17.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其潜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用工业级硫酸锌(主要成分,含少量)制备纳米微晶碱式碳酸锌的一种流程如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6.31.55.06.26.9沉淀完全的pH8.32.86.78.28.9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l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除杂”步骤中温度不宜过高且采用水浴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还原除杂”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锌”时,生成纳米微晶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样品晶粒粒度,若镁锌质量比值过高,还可能会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从而对样品造成影响。(5)ZnS-C(ZnS纳米粒子分散在碳纳米材料上)是新型一维纳米材料,某科研小组用硫酸锌制备ZnS-C纳米材料。用氩气吸附法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得到的ZnS-C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在不同温度(400℃~800℃)下焙烧所得Zn-C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如图:①随着温度的降低,ZnS纳米粒子__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ZnS-C纳米纤维可将氩气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单分子层。氩气分子横截面积为,则在400℃焙烧所得的1 g ZnS-C纳米纤维最大吸附的氩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18.碳及其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液分析、电化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结合下列提供素材回答相关问题:Ⅰ.天然气催化制备二甲醚(DME,熔点:-141.5℃,沸点:-24.9℃)的反应如下:①由合成气——水煤气也可以分两步制备二甲醚②③2CH3OH(g)CH3OCH3(g)+H2O(g) △H3=-24 kJ/mol(1)已知:并且1 mol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吸收44 kJ的热量。则=__________kJ/mol。(2)若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2:1的起始量进行反应①,下列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反应容器中二甲醚的百分含量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不变d.分压平衡常数不变e.()=1/2()f.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3)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制备二甲醚。观察图1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__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4)图2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以合成气为原料可以合成甲醇。(5)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O和2 mol,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②506 K时,压强为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压强:p1__________p2(填“>”、“<”或“=”)。③反应速率:N点(CO)__________M点(CO)(填“>”、“<”或“=”)。④若压强为、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起始投料不变),在不同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 K)如图4所示。则温度为506 K时,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B、C、D、E四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lg K与T的关系的点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C解析:3.答案:A解析:4.答案:C解析:仅由装置①不能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A项错误;装置②两种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不同,颜色不同,应保证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体积相同,用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来做实验,B项错误;装置③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可以用来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C项正确;装置④两种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不同,两种硫酸溶液的浓度也不同,D项错误。5.答案:C解析:废气中的氯气可以与氯化亚铁溶液发生反应,而的氧化产物又可与铁屑反应再生成,继续和反应以达到除去的目的,A项正确;金属铝与锂可形成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B项正确;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板结,C项错误;变色硅胶中含有氯化钴,利用无水氯化钻吸水后颜色的不同可以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D项正确。6.答案:D解析:A.过碳酸钠相当于带结品过铽化氢的碳酸钠,具有双氧水的性质,能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故A正确;B.加入NaCl能降低过碳酸钠溶解度而析出更多的过碳酸钠.故B正确;C.从溶液中过滤出固体后,需要洗涤沉淀,其操作方法是沿玻璃榨向漏斗(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操作2—3次,遗漏了这一步,造成所得产品纯度偏低,故C正确;D.反应①中二氧化碳参加反应,②中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③反应方程式为,氯化铵在该生产流程中不可循环使用,故D错误。7.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C项正确。8.答案:C解析:溶液中,与在溶液中水解相互抑制,故同浓度的溶液与溶液相比溶液中浓度小,:②>③>①,A项错误;由质子守恒得,B项错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pH<7,溶液呈酸性,说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钠离子不水解,且醋酸电离程度较小,则,C项正确;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则,D项错误。9.答案:B解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得电子生成HCl,电极反应式为,B项正确;失去电子生成硫酸,在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应该生成水,其电极反应式为,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和CO分别发生原电池反应时,1mol 得2mol电子,1 molCO失去2mol电子,传感器上电流方向相反,D项错误。10.答案:D解析:11.答案:C解析:,正反应放热,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A项错误;温度恒定时,点对应的压强较点大,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B项错误;点表示温度为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C项正确;点时,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小于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反应需要向生成二氧化硫的方向进行,即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D项错误。12.答案:BD解析: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A项错误;和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B项正确;丙烷的球棍模型为,C项错误;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D项正确。13.答案:B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台物M的结构分析可知,Y形成四个共价键,则Y为Si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是Cl元素;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W为O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故A错误;B.硅单质为原子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金属钠为金属晶体,熔点较低,则硅单质的熔点高于金属钠,故B正确;C.化合物M中,单键氧原子和双键氧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则氧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硅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强,故D正确;故选BD。14.答案:(一)(1)检查是否漏水(2)水浴加热(二)(1)(2)16.8;偏高(三)柠檬酸;不论室温储存30天后,还是热储存保温1天后,过氧化碳酰胺活性氧含量减少率都最小解析: 本题以过氧化碳酰胺为载体考查其制备的实验方案、活性氧含量测定以及性质探究。(一)(1)装置a为分液漏斗,使用之前需要检查该装置是否漏水。(2)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5℃,所以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二)(1)标准溶液与反应时,作为氧化剂,将中-1价氧元素氧化为0价,生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2)第二组数据与其他两组差别较大,舍去,所以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体积为,,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中,所以10.0 g样品中,活性氧的含量为;若配制10.0 g过氧化碳酰胺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配制的过氧化碳酰胺溶液浓度偏大,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三)据题表可知选用柠檬酸作为稳定剂A时,不论室温储存30天后,还是热储存保温1天后,过氧化碳酰胺活性氧含量减少率都最小,所以最佳稳定剂A为柠檬酸。15.答案:(1)邻硝基甲苯(或2-硝基甲苯)(2)酯基、氨基(3)(4)还原反应(5) (6)12;解析:(1) 由A和C的结构简式以及反应条件可知B为。(2)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氨基。(3)由D生成E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由C生成D的反应是C中官能团硝基参与反应转化为氨基,故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5)由已知信息①及G的结构简式可推知F的结构简式为。(6)D的结构简式为,同分异构体能与 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COOH。若六元环为,则取代基有COOH、,有间位、对位两种同分异构体;若六元环为,则两个取代基为、COOH,在环上固定COOH位置,移动位置,有10种结构,故共12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16.答案:(1)球形; (2);(3)①直线形②③④为离子晶体,为分子晶体⑤13(或)(4)解析:17.答案:(1);防止分解,便于控制反应温度,受热均匀(2)(3)(4)或或(5)①变小②解析: (1)“氧化除杂”中将氧化为并控制溶液的pH将沉淀为;“氧化除杂”步骤中温度不宜过高且采用水浴加热,其原因是防止分解,便于控制反应温度。(2)“还原除杂”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流程,“沉锌”时与溶液反应得到纳米微晶碱式碳酸锌,离子方程式为。(4)若镁锌质量比值过高,与反应会生成或或。(5)①由图中数据可知,温度降低,比表面积变大,则ZnS纳米粒子变小。②氩气分子横截面积为,则在400℃焙烧所得的1gZnS-C纳米纤维最大吸附的氩分子数为。 18.答案:(1)-283.62(2)af(3)2.0(2-3之间即可)(4)(5)①低温②25%;>③<④0.148;B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五)河北地区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四)河北地区专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题型抢先练(三)河北地区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