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课时练习
展开1.史诗《吉尔伽美什》中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骄傲暴戾,引起众神不满,于是众神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反映了( )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希腊文学的王权崇拜
D.印度的佛教教人向善
2.“就现代眼光来看,这部法典(以楔形文字保留下来的文献)有许多地方是不伦不类的……例如,有些条文非常的进步,有些条文又非常野蛮——进步的,如精密的审判程序;野蛮的,如采用复仇法。”材料评价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习惯法D.万民法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 )
①建筑技术②宗教信仰
③自然科学④专制王权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5.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
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
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
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帝国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欧洲人称其为“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二、非选择题
7.“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在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摘编自《北京晚报》(2010年10月27日)
材料二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入狱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摘编自刘燕敏《平和的心是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考古学家提出的关于金字塔建造者的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布克做出这一推断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们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者”新看法的认识来源。
课时作业3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解析:《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B项正确。
答案:B
2.解析:根据材料“楔形文字”可知,这部文献来自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习惯法、万民法都与古罗马有关,与楔形文字无关,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解析: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①正确;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注重来世的宗教信仰,②正确;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充分运用,③正确;金字塔工程浩大,耗费颇多人力财力,所以金字塔也是古埃及专制王权的象征,④正确。故选D项。
答案:D
4.解析:古埃及人为了合理安排农事,需要掌握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因此制定了太阳历,故答案为C项。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也是为了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故A项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与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C
5.解析:笔是书写工具,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和西亚地区,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这一书写工具的推广,为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创造条件,故B项正确;材料中转变的主要原因是造纸术的传播,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不是“西学东渐”,故排除C项;印刷术不是导致“笔”使用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题干“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欧洲人称其为‘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这套数码最初是印度人发明的,故排除A项;这套数码和伊斯兰教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中阿拉伯人传播了东方文化,而不是传播了西方文化,故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1)新观点:根据材料一“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可知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条件:结合所学从当时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来回答。
(2)因素:根据材料二“1560年”“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入狱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可知布克从以人为中心出发提出这个观点,受到当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再结合布克的人生经历来回答。认识来源:根据材料内容总结是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答案:(1)新观点: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
社会条件:古埃及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古埃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古埃及陵墓文化提供文化基础;几何学、天文学等科技的发展。
(2)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个性解放;布克的个人经历。认识来源: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所处的社会环境。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复习练习题,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