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答案】B
【解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
C、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B。
2、配制好的生理盐水装瓶时不小心溅出少量溶液,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答】配制好的生理盐水装瓶时不小心溅出少量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C。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据此可知,要用到得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用到的是漏斗,故选A。
4、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 D.蒸发皿
【答案】A
【解析】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量步骤需要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步骤需要烧杯、玻璃棒、量筒,不需要酒精灯加热,也不需要铁架台,更不需要蒸发皿,选A。
5、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答案】B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和泥土不溶于水,花生油不溶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酒精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故选:B。
6、下列有关碘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混合物 B.碘酒是溶液
C.碘是溶质 D.酒精是溶质
【答案】D
【解答】A、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故B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C正确;
D、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D错误。
故选:D。
7、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硝酸铵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答案】A
【解析】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细小液滴扩散到水中,而被冲洗掉,选项正确;
B、食盐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C、白醋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D、自来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A。
9、“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 B. 滴加
C. 读数 D. 溶解
【答案】D
【解析】A、药品取用,瓶塞要倒放,防止腐蚀桌面,以及药品被污染,故A错误;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要垂直悬空滴加,不能触碰容器壁,容易造成药品污染,故B错误;
C、量筒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C错误;
D、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目的加速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10、 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钙 C. 硝酸铵 D. 浓硫酸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不能够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不能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的水变成冰,而使两者冻结在一起,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不能使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A、泥土和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能使水温降低,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对于相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但是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3、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 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称量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的葡萄糖质量少于需要称量的质量,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A错;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使倒入烧杯中的葡萄糖减少,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B错;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使量取的水小于需要量取的量,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C正确;配好的溶液洒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D错。
14、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
确的是( )
A. 取用NaOH固体 B. 称量NaOH固体
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 溶解NaOH固体
【答案】D
【解析】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解、具有腐蚀性药品的时候要把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内进行,故B错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水平,故C错误;
D.为了加快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15、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① ④ B、③④⑤ C、④⑤ 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20g×10%=2g,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20g-2g=18g(合18mL),应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6、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解析】A、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6g=84g(合84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造成所量取的水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C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能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汽油能溶解油污,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液的质量,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 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 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解析】A、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除去钙镁离子,故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
B、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9、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答案】碘;酒精。
【解析】碘酒是把固态碘溶于酒精而成的,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20、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200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 g(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8
【解析】200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200g×0.9%=1.8g,故填:1.8。
21、用4g酚酞与酒精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酚酞溶液,需要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这些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mL(酒精的密度为0.8g/mL)。
【答案】(1)96 (2)120
【解析】设需要酒精质量为x,则 ,酒精体积: ,故填:96;120。
2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氯化钠固体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进行称量;若所配制溶质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量取水时______( 填“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所致。
【答案】左盘;俯视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所以氯化钠固体应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进行称量;俯视读数,会使C所读取的数偏大,从而造成量取液体体积偏小,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3、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
【答案】(1). 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2). 气态、液态、固态 (3). 乳化作用
【解析】(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故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一定时间后,乙醇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最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故现象为: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2)酒精溶于水,溶质是酒精,酒精是液态,高锰酸钾溶于水,溶质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固态,氯化氢溶于水,溶质是氯化氢,氯化氢是气态,故溶质状态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
(3)用洗涤剂清洗B试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作用;
24、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不是;
(2)23.8%;
【解析】
(1)乙中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又加了5g无水硫酸铜粉末全部溶解;故答案为:不是;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为:23.8%;
25、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水等物质里的现象十分常见。
(1)碘酒是固体碘单质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合格的碘酒是澄清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2)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分散于水或空气中所形成的三种体系为:①蛋白质溶液②高锰酸钾溶液③含有直径为2-10μm颗粒物的空气,在这些体系中,物质被分散成的粒子或颗粒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欲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的某种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及操作 | 结论 |
1.取一只烧杯,注入约50mL水。 | |
2.向烧杯中加入约5g硝酸铵固体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
【答案】(1)不会;(2) ②(3)吸放热现象;没有测量第一步的水温
【解析】(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密封长时间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所以不会浑浊;
(2)蛋白质溶液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到100nm之间,高锰酸钾溶液粒子直径小于1nm,含有直径为2-10μm颗粒物的空气,所以物质被分散成的粒子或颗粒最小的是高锰酸钾溶液;
(3)由题意结论可知,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放热现象;
实验步骤一没有进行测量原始水温,不知道初始水温,所以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没有测量第一步的水温。
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答案】(1)量筒;(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5)AB;(6)100。
【解析】(1)由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50g×15%=7.5g,水:50g﹣7.5g=42.5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称取食盐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6)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
50g×15%=(50g+x)×5% 解得:x=100g
27、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2)选用 ________(填“10”、“50”或“5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
(4)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DBAEC;(2)50;(3)加快氯化钠溶解速率;(4)偏小
【解析】(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DBAEC,故填:DBAEC;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量筒量取47mL水,应选择50mL的量筒,故填:50。
(3)操作C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溶解速率,故填:加快氯化钠溶解速率。
(4)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水体积偏大,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检测鲁教版原卷版doc、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检测鲁教版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