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1931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1931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教案
展开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本单元的讲授重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为:在中央是集权的皇帝制度,在皇帝之下有三公九卿的分工;在地方则是施行于全国的郡县制度。这两种制度,基本上一直延续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且又是多民族的国家,这种制度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政治保障。其二,这种制度,又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政治保障。自秦始皇实现大一统,我国开始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此后为历代王朝所沿袭,有利于统一多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本课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纵向来看,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了夏商周宗法制、贵族制社会,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政治保障,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政治保障,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从横向来看,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交相辉映,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传统,体现了新课程“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设计思路,学习本课有利于辩证的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系统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课的专业术语、概念较多,内容枯燥缺少趣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2017年新课程标准】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史料解读里耶秦简户籍簿的信息,了解史料的分类和价值,认识秦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等措施。
过程与方法(史料实证素养):
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创设情境,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提高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家国情怀素养):
运用史料分析,从多角度分析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理解秦的大一统是统一的升级版,培养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也能够表现出对秦政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智慧课堂录播教室,多媒体
【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略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8分钟
2012的一天,我从湖南省会长沙出发,一路换了四五趟车,于风景清丽的山路上颠簸了十二小时,才抵达今日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从交通的角度来说,里耶无疑属于世外桃源,或者化外之地,2000多年前这里是秦帝国一个角落——洞庭郡迁陵县。
关于郡的记载,《史记》有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的说法,今人考证,王国维和谭其骧有不同看法,但都没有洞庭郡的记载。
材料:(始皇)廿六年(即前221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有48郡。——王国维《秦郡考》
秦有46郡。——谭其骧《秦郡新考》
探究思考:文献记载与后人考证的秦郡的差异说明什么?里耶秦简中“洞庭郡”的发现又说明了什么?
1.阅读分析秦简,理解后人考证与文献记载的区别
2.以小见大,推而广之理解秦对广阔疆域的严格管理
1.了解史料的分类和价值
2.从里耶县城出发,以小见大,认识秦对地方的管理可能超过学生以往的想象
新课讲授
12分钟
列表归纳秦统一的措施
角度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思想
军事
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探究思考:秦始皇之终极理想“大一统”与传统意义的“统一”有什么不同?
1.结合教材,完成表格
2.探究思考“统一”与“大一统”的区别
1.分类归纳,培养提取历史信息,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2.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核心素养,理解大一统是统一的升级版
合作思考
20分钟
结合教材“历代对秦统一和秦制的评价”,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援引相应的论据,谈谈秦统一的意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点拨学生,从多角度(角度、时间、空间、立场)分析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学生运用史料,讨论,分析
运用史料分析,从多角度分析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秦朝,作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时期,奠定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拓展延伸
5分钟
材料一: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矣。……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师:以上材料,说明在秦制之外,秦朝在哪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学生表现出对秦政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一方面我们肯定秦制的先进,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秦政的不足。焚书坑儒、苛政导致了秦的政治缺乏柔性,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演变成秦末农民起义,也直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北师大版必修一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一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