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精练
展开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1.能源的分类
从能源利用角度,可以把能源分为__常规__能源和__新__能源;从能源循环再生角度,可以将能源分为__可再生__能源和__不可再生__能源。
2.化石燃料
(1)我们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指__煤__、__石油__、__天然气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甲烷__,化学式为__CH4__,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利用石油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对石油进行__分馏__,可得到不同的石油产品,如__汽油__、煤油、航空煤油和__柴油__等,这一变化属于__物理__变化。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__焦炭__、__煤焦油__、__焦炉煤气__等,这一变化属于__化学__变化,叫做煤的干馏或炼焦。
(2)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煤(主要含__碳__)、石油(主要含__碳__、__氢__元素)和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含有__二氧化碳__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煤和石油燃烧时,还产生一些__氮、硫的氧化物__和粉尘污染了空气。
3.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__化学__能,物质中的__化学__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__热__能、__光__能或__电__能。
4.电池:将__化学能__直接转化为__电能__的装置。
5.氢能
(1)氢能源的三大优点:①__资源__不受限制(来源广);②燃烧时__放出的热量多__(热值高);③生成物__是水,不会污染环境__(故称为“__绿色__能源”)。
(2)氢能源的两大缺点:①__制氢__问题(成本高、效率低);②__储氢__问题(储存和运输困难)。
(3)利用氢能源的理想途径:要利用__太阳能__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__高效__、__价廉__的储氢材料。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Zn+H2SO4===ZnSO4+H2↑__。
·知识点一:化石燃料
1.(2020·莆田荔城区期末)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C)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2.下表是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
| 基础储量 | 年产量 |
石油 | 28.33亿吨 | 1.89吨 |
天然气 | 32 124亿立方米 | 857.1亿立方米 |
煤 | 3 261亿吨 | 30.5亿吨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我国煤基础储量大,应着力发展火力发电
B.石油是一种主要含碳、氢元素的混合物
C.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可延长其使用期
D.石油、天然气、煤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D)
A.汽油 B.柴油 C.石蜡 D.植物油
·知识点二:太阳能
4.关于某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储量巨大,取之不竭,对大气无害,几乎无污染,雨季和冬季不利于该能源的使用。下列各项中最符合上述特征的能源是(A)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潮汐能
5.目前我国农村仍在大量地利用燃烧薪柴来获取能量。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看,这是(A)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C.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6.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治沙基地,利用“光伏+治沙”技术治沙,即光伏板吸收光照,实现“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让荒漠变良田。光伏电板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B)
A.电能转化为光能 B.光能转化为电能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转化为电能
·知识点三:化学电池
7.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电池,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A.化合物中锂元素化合价为0
B.这种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墨汁中石墨具有导电性
D.该电池携带方便且环保
·知识点四:氢能
8.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D)
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
B.产物无污染
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高
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9.下列不属于氢能源公交车特点的是(C)
A.车辆运行中,车尾不会冒黑烟
B.零污染,绿色环保,符合低碳理念
C.不适合冬季低温环境启动
D.低噪声、高效率、长续航
10.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11.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2.(2020·南通中考)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13.我国首次使用新型能源生物航油进行载客商业飞行,生物航油是由中石化从餐馆收集的餐饮废油转化而来。下列有关生物航油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筛选原料时使用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化学性质
B.生物航油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加氢处理,发生了物理变化
C.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D.生物航油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
14.(2021·福州质检)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__石油__和天然气。
(2)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煤燃烧生成物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__C__(填标号)。
(3)环境和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条件。你认为下列常用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B__。
A.石油 B.乙醇 C.煤 D.天然气
(4)小明家厨房用的是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CO2+2H2O__。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调大__(填“调大”或“调小”);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原理是__隔绝空气__。
15.(2021·泉州质检)我国“页岩气”总储量居世界第一。“页岩气”是存在于片层状岩石缝隙中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少量的乙烷等。
(1)“页岩气”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压后,25 m3的“页岩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__。
(3)如图为乙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__4∶1__。
②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2C2H6+7O24CO2+6H2O__。
(4)“页岩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温室效应__。
16.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由水电解制得。
(1)电解水制取氢气目前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可能是__A__(填序号)。
A.耗能巨大 B.氢气易贮存
C.氢气燃烧放出热量较少
(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将水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上述变化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__原子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H2OH2+CO2__。
③反应后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氢气,你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__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通过浓硫酸__。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775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时作业</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