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展开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九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主题图。
星期天到了,小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2.观察图画。
仔细看一看,发现可以提出许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我们首先来解决这几个问题。(PPT出示教材第47页例1中的三个问题)
(1)学生独立尝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一道题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之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乘法。
3.教学写法。
(1)教师写出第一个乘法算式:3×5。
(2)学生观察后再讨论,“3”是什么?“5”是什么?
(3)小结:相同加数是3,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5个3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3×5表示5个3连加,和是15,因此算式是3×5=15。它还可以写成5×3=15。
(4)引导写出第二个乘法算式。
①相同加数是几?
②有几个6?
③学生尝试写出乘法算式。
④集体交流。
(5)学生独立写出第三个乘法算式,再全班交流:2×7表示几个几相加?还可以怎样写?
4.教学读法。
(1)引导学生读出乘法算式。
(2)学生练习读乘法算式,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
5.教学“2×7=14”的意义。
6.讨论: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个2,100个2……又应该怎么写?教师听学生汇报,并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
7.提问:2+3+4这个算式为什么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呢?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8.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自主学习,发现方法
1.教学例2。(PPT课件分步出示例2的主题图)
提问:现在是几个5相加?让学生分别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3.学生自学例2中各部分的名称。
4.集体交流。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48页“做一做”,“练习九”第1~6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1.利用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乘法之前,部分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乘法,所以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对算式的比较、探究,让学生在说一说,想一想,互相交流中,逐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且根据加法算式清晰地表达出乘法算式所包含的意义。
[不足之处] 没有进行画图的操作活动,使得学生缺少对乘法意义更深一层的理解。
[再教设计] 再教此内容时,先让学生画图,在画图的基础上突出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第2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填空。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出示5盒福娃(每盒5个),这是什么?它代表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它们的事情?(PPT课件演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关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导入新课。
如何计算这些福娃的数量?看一看谁最聪明。
三、合作探究,揭示规律
1.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一盒几个福娃,就是求几个5。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或5×1)积是多少?(1×5=5或5×1=5)
(2)再出示一盒福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有多少个福娃?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名学生板书。
(3)出示下列表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图片盒数
1
2
3
4
5
福娃个数
5
10
15
20
25
加法算式
5+5=10
5+5+5=15
5+5+5+5=20
5+5+5+5+5=20
乘法算式
1×5=5
5×1=5
2×5=10
5×2=10
3×5=15
5×3=15
4×5=20
5×4=20
5×5=25
观察上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加法算式中每次都比前一次多加一个5,乘法算式的积每次也都比前一次多一个5。
乘法算式里都有一个乘数是5,而另一个乘数是1,2,3,4,5。
(4)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数一数。
(一个五是五,两个五是十……)
2.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1×5和5×1都等于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那么谁能根据2×5=10和5×2=10来编一句口诀?(二五一十)
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编写后面三句口诀,并说给同桌听一听。
图片盒数
1
2
3
4
5
福娃个数
5
10
15
20
25
加法算式
5+5=10
5+5+5=15
5+5+5+5=20
5+5+5+5+5=20
乘法算式
1×5=5
5×1=5
2×5=10
5×2=10
3×5=15
5×3=15
4×5=20
5×4=20
5×5=25
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3.引导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2页“做一做”,“练习十”第1~6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在课前学情调研中已经了解到,少数孩子已经会背一部分口诀,但是并不理解意思,因此,这节课应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引发学生从多角度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列出算式、记住乘法口诀,体验多数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不足之处] 把记忆口诀作为了弱化的环节,致使一部分未接触过口诀的学生没有记住口诀,后面的练习中,这部分学生的计算很慢。
[再教设计] 再教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记忆方法,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
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2、例3及做一做,第55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试题。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算式卡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口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念口诀)
2×5 5×3 5×5 1×5
3×5 5×1 5×2 4×5
2.看图填空。
( )×( ) ( )×( )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每次的世界大赛上,中国乒乓球队都会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PPT课件播放乒乓球比赛场景和一些大赛上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等)
2.我们知道一副乒乓球拍是2个,你会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三、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PPT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一副乒乓球拍有2个,是1个2。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2×1=2或1×2=2)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编制口诀“一二得二”(教师板书:“一二得二”)。
两副乒乓球拍有几个?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谁能试着编写口诀?
2×2=4 口诀:二二得四
2.PPT课件出示例3的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束气球有3个,可以说成1个3,用乘法算式表示为1×3=3或3×1=3,可以编制一句口诀:一三得三。
(2)2束气球有几个?表示几个3?3束气球有几个?表示几个3?请你算一算,并编出乘法口诀。
(3)小组活动,试编口诀。
(4)汇报。
1×3=3 一三得三 3×1=3
2×3=6 二三得六 3×2=6
3×3=9 三三得九
(5)数一数,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自己小声读一读,背一背。
3.PPT课件出示例4的主题图。
(1)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一盒汤圆,有4行,每行4个;或一盒汤圆,有4列,每列4个)
(2)(PPT课件演示盖住上面3行,只留1行)数一数,有多少个?
(3)学生独自写出乘法算式。
(4)可以得出什么口诀?
(5)顺次填写4连续加4,每次加得的结果,并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6)小组合作,编制口诀:二四( ),三四( ),四四( )。
(7)读一读,记一记4的乘法口诀。
4.迁移内化:1×1=?
口诀应该是“一一得一”。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4页“做一做”,教材第55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2,3,4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要记住这些乘法口诀。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明确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2,3的乘法口诀,本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
2.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在教学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
[不足之处] 教学时例题的呈现形式显得过于单一,在设计时可放得更开一些。例如: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4的乘法算式,并编出4的乘法口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从扶到放,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问题的提出应该准确,严谨,不能太琐碎。教师对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突出重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否则会指向不清楚,导致学生的回答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第4课时 乘加 乘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
1.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算一算,并说说你计算所用的口诀。
5×5= 3×4= 2×2= 5×3= 1×1=
2×5= 4×4= 2×3= 4×5= 3×3=
4×4= 3×5= 1×4= 5×1= 1×3=
二、开门见山,情境导入
星期天,妈妈带着小华到游乐场游玩,瞧,小华玩得多高兴呀!(PPT课件出示例5的主题图)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同学们从画面上能收集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3.请同学们汇报结果,并交流想法。
方法1:3+3+3+2=11
方法2:3+3+3+3-1=11
方法3:3×3+2=11
方法4:3×4-1=11
方法5:4×3-1=11
4.观察算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加法列式:3+3+3+2=11,乘法列式:3×3+2=11。
加法列式:3+3+3+3-1=11,乘法列式:3×4-1=11或4×3-1=11。
5.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些算式中有加减法,还有乘法,你们猜猜这几个算式叫做什么。
6.观察算式3×3+2=11,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在3×3下面画上横线)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7.观察算式4×3-1=11,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师在4×3下面画上横线)在图中求的是几个几?为什么要减1?(指名学生回答)
8.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算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8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倡创新思维,用恰当的点评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的算式后,让学生结合主题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出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主动、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不足之处] 在列式时,仅有少部分同学知道乘减的式子是什么意思,在做练习的时候,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列算式,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列乘减的算式时不知道减几,也就是根本没有理解乘减的做题思路。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理解程度,不要只顾着自己赶进度,结果课堂效果不好。一定要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落实。
第5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重点】
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学生一起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出示卡片背诵口诀。
( )五十五 三( )十二
( )三得六 ( )五二十
( )五二十五 二( )一十
3.在○里填上“>”“<”或“=”。
3×1○4×1 3×3○4×2
2×2○2+2 4×4○4+4
3×4○4×3 5×2○5+5
二、猜想质疑,导入新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1到5的乘法口诀,有关乘法的知识,你还想学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6的乘法口诀。猜一猜6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
3.学生先尝试猜想,再交流。
4.你们所猜想的乘法口诀是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三、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1.PPT课件出示例6的主题图。
(1)瞧,这里有一些豆荚,请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豆荚?每个豆荚中有几颗豆子?一共有多少颗豆子?
出示下面的表格,请学生在教材上完成。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6
12
(2)发现规律,编写口诀。
①观察表格发现从左往右看,每增加1个豆荚,豆子的颗数增加6颗,从右往左看,每减少1个豆荚,豆子的颗数就会减少6颗。
②求几个6相加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之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些乘法算式吗?
(3)学生合作交流,整理6的乘法口诀,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2.读记口诀。
把口诀读一读,说说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相互介绍自己记忆口诀的方法。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记忆口诀,汇报记忆口诀的方法。
如果你忘了其中一句口诀,那么要记住如三六( ),你能用最快的方法想出它的得数吗?(想它的前一句是二六十二,再用12+6=18,或想后一句是四六二十四,再用24-6=18)要记住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6。
3.摆一摆。
小组长任意提问:摆(1,2,3…)个六边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然后组员回答并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6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多数学生能熟练背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自由地说出6的乘法口诀,再“独立操作,完成表格”,在口诀的编制后小组交流,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掌握新知。
[不足之处] 在学生编出6的乘法口诀后,没有加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这使一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口诀,但是不会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再教设计] 再教此内容时,特别要注重加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例7,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图,理解乘法和加法意义的异同。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区别乘法和加法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和加法意义的异同。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填一填。(PPT课件出示卡片)
三( )十五 ( )六十八
四( )二十四 四( )二十
( )四十二 ( )六十二
2.口算。
2×3= 2×6= 5×6=
2+3= 2+6= 5+6=
二、质疑导入新知
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是不是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能用乘法来解决呢?什么时候用乘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观察比较,自主探究
(一)解决问题(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1))
1.知道了什么?
(1)学生读题。
(2)全班汇报收集到的信息。
2.怎样解答?
(1)学生动手操作,并用小圆片摆一摆。
(2)画出用小圆片摆的图,展示所画的图片,并点评。
(3)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即4个5)
(4)要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思考)
(5)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就是求4个5相加是多少。
方法1:用加法计算:5+5+5+5=20(张)。
方法2:用乘法计算:4×5=20(张)或5×4=20(张)。
(用的乘法口诀是:四五二十)
(6)比较两种解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二)解决问题(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2))
1.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题,让学生说出两个已知的条件和一个所求的问题。
2.怎样解答?
(1)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题目中的意思。
(2)画出用小圆片摆的图,展示所画的图片。
(3)学生自主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张)
(4)能否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对比观察,归纳方法。
(1)比较上面两个题目,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相同点:两个题目都有4和5这两个数,要求的问题都是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不同点:第(1)题中桌子有4排,每排的桌子数一样多,第(2)题中只有2排桌子,并且每排的桌子数不一样多。第(1)题是求4个5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简便计算,即4×5=20(张),第(2)题是求4与5的和是多少,应该用加法计算,即4+5=9(张)。
4.解答正确吗?
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
四、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第1~5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快速地计算。
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用加法计算。
3.求几个几也可以用加法计算,但是用乘法计算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但有些题目只能用加法计算。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弱,对于学过的一些简单加法应用题和一些简单乘法应用题,往往模糊不清,甚至颠倒运算。如何避免以上现象?我经过深入考虑,先让学生通过独立画图,充分理解题意,再把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题目进行一一分析,学生能正确列式计算。计算后,再全面地比一比,加深对加法和乘法的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最后看一看这些题目中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
[不足之处] 没有预设到教学中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在做第(2)问的时候出现了三种做法:①4+5=9;②1×5+4=9,学生是这样讲的一排有5张就是1×5,另一排有4张再加4,结果也是9;③2×5-1=9,学生说一排有5张另一排有4张,我把4张的假设成5张,就是有2个5,就用2×5,刚才我多加了1张,还得把那1张减掉,所以是2×5-1=9。
[再教设计] 在备课时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充分预设好,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共1页。
数学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综合与测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