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地形和地势(下)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 气候(上)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 气候(下)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上)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中)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课题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 ||
教学内容 |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 |
过程与方法 | 1.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 |
教学难点 |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 ||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
|
| |
二、教学过程 | 一、知识讲解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展示等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上标出800、400、200mm等降水量线 2.课堂活动:学生说出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了哪些地理事物 3.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4.拓展阅读,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5.我国台湾、西南、新疆降水多寡及其原因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1.观察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2.读北京1951-1980年降水量年变化图,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3.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三)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1.教师讲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2.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新疆天山山地属于半干旱区、东北山地属于湿润区的原因 3.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分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4.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5.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各包含的主要地理单元 6.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7.总结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特点 |
学生找出800、400、200mm等降水量线 学生说出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了哪些地理事物
学生说出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说出二地干湿特点的原因
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说明干湿区与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的关系,说出干湿区各自包含的额地理单元、主要植被类型 | |
三、课堂小结 |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
| |
四、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 ||
教 学 反 思 |
| ||
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检测,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达标检测,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小组展示,班级交流,问题训练,评价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精品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检测,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达标检测,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