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上册15 水墨改画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苏少版四年级上册15 水墨改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式、手段,教师准备,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郑板桥的竹的另一种画法
一 教学方式、手段:
1.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对于古代画家作品的审美能力。
2.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用不一样的工具的方式表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油画棒工具材料、范作若干、课件。
学生准备:
油画棒、毛笔、水罐、水粉颜料,课前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竹子的生长规律和叶子的形态。
三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感受古人的作品丰富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自由随性地用另一种工具去表现画面表达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另一种工具表达活动过程,培养对绘画作品的兴趣,自由表达的创造力,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四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猜猜这些手工艺品是什么东西做的?
是的,同学们这些都是竹子做的,竹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用来编制各种竹篮、背篓等。这些竹制品的使用寿命也比较长,充分反映了竹子的坚韧与结实。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竹子都是笔直生长的 ,它的这种生长状态就反映了竹子正直不屈的象征意义。
蓄势待发:竹子用三年的时间只会长高十厘米,而在第四年它就能长高到三米,三年的积累只为第四年的蓄势待发。
宽容大度:竹子中间都是空心的,人们都用空心的竹子来象征大气、宽容、有度量的人。
竹子的用途和展示出来的精神气质很受人们喜欢,画家也喜欢画它们,有一位古人画竹特别厉害,我们先来看一看图片,再猜猜他是谁?
3.感知郑板桥的竹
介绍郑板桥的生平和作品和作品基本特征
4.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和画家笔下的竹子
引出郑板桥的竹的特征
竹子的形态: 清瘦
6. 感知竹的其他表现形式ppt展示
引出想画竹子也可以用油画棒表现出来
7.学习竹的基本画法
竹子由哪几部分组成?竹竿 竹节 竹枝 竹叶
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竹竿 竹节 竹枝 竹叶
8.尝试表现
竹竿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
竹节 竹杆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
竹枝 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
竹叶 用必要果断,以提按控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状,实按虚起一抹而过,像一片羽毛,如一叶扁舟。且要画出竹叶的方向变化,交叠组合成“个”字“介”字,形态有如鱼尾、飞燕······
用水油分离表现手法来表现郑板桥笔下的竹教师现场展示
10. 现场作画
作业要求:(1)跟随大师作品进行油画棒创作。
(2)画出自己对于作品的感觉。
跟随音乐,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巡回辅导
11. 展评交流
评价要点:(1)你的画里线条有没有变化?
(2)你觉得你的画面是否有竹子画的感觉,美不美?
12.拓展升华
大家可以课后尝试一下。看到一副很美的画可以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竹子的形态: 清瘦 有力
竹竿 竹节 竹枝 竹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少版四年级上册15 水墨改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15 水墨改画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苏少版四年级上册15 水墨改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欣赏感知,实践创作,展评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