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吨的认识4-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676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回归生活 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经历对质量估计的过程,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新知的学习方法,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观察、想象、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
前
导
入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读一读
(1)一只恐龙约重12000千克
(2)一头鲸约重50000千克
2、想一想
观察两组数字有什么特点,你有何感想?
有没有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引出新课)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二、回归生活 探究新知
1、吨的直观认识
师:你能读一读这些数吗?
生1:一个集装箱重2吨;
生2:一节火车货箱重60吨;
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师:1吨有多重呢?
2、1吨等于1000千克
师:家里的大米一袋有多重?
生:5千克、10千克、25千克;
师:老师家里经常吃的就是10千克大米,大家来拎一拎?
男生:能拎起来,但感觉挺重的;
女生:拎起来比较吃力;
师:现在这里有一大袋大米,每袋100千克,重10个10千克,
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袋100千克的大米。
生:10袋100千克的大米;
师:一共有多少千克?
生: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师:1吨就是1000千克,10袋100千克的大米就是1吨,重不重?
生:太重了。
直观感受1吨的重量。
师:你们自己都有多重?
生:23千克、30千克、25千克、30千克……
经历:请25千克的学生站上讲台,其他学生排队陆续抱一抱、背一背他,感受25千克的重量。
师:想象一下,同时抱4个这样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太重了,抱不起来。
师:1个人重25千克,4个这样的人重多少千克?
生:25×4=100(千克)。
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师:40个人呢?
生:25×40=1000(千克)。
师:这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师:想象40个25千克的学生同时抱起来,会是什么感觉?(1吨太重了)
小结: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会用到“吨”作单位。常见的有汽车、货车、火车的车厢等。
4.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请你结合身边的实物说一说。
(2)吨与千克的关系。(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师:4吨=( )千克
生:因为1吨=1000千克,4吨是4个1吨,也就是4个1000千克,所以4吨=4000千克。
师:3000千克=( )吨
生:因为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是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所以3000千克=3吨。
(3)练习巩固吨与千克的关系。(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师:回顾课程开始遗留下来的问题,一只恐龙约重12000千克
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法来表示?
生:可以转换成吨做单位,12000千克里有12个1000千克,12000千克=12吨。
师:一头鲸约重50000千克,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法来表示?
生:可以转换成吨做单位,50000千克里有50个1000千克,50000千克=50吨。
课堂练习
教材第3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后作业
配套练习题
板书设计
吨(t)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4吨=( 4000 )千克
3000千克=( 3 )吨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吨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预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探索,感受新知,加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体验感悟,在亲历中建立概念,联系生活,在应用中丰富认识,全课总结,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