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届福建省省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化学(四 )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福建省省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化学(四 )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kJ/ml反应的能量变化,5×1019B.2,1×10-10,Ksp=4,5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化学临考新高考练习四(福建适用)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016F19Na23S32CI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
B.油脂可用于制备肥皂和甘油
C.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等,通过催化重整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aCO3→CaO B.HCl→Cl2
C.Fe→Fe3+ D.MnO4-→Mn2+
3.利用反应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NO2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N2+6H2O
B.消耗4.48 LNH3时,被消除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C.若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摸,装置右室中溶液的碱性减弱
D.整个装置中NaOH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
4.根据AgCl、Ag2CrO4的溶度积可得到下图,测量溶液中Cl-的量,常使用AgNO3溶液滴定,Na2CrO4作指示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Ag2CrO4的溶度积小于AgCl的溶度积
B.由图可知,作Cl-的滴定指示剂时,Na2CrO4的浓度不能过大
C.由图可知,只有当c(Ag+)>10-2mol·L-1时,先沉淀
D.不采用AgNO3溶液滴定测量溶液中I-的量,因为生成的AgI胶体会大量吸附I-,使滴定终点提前
5.“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 NH4Cl 固体,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了 SO2 的漂白性
D.加热时,④中上部聚集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6.某有机物P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有机物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最多能与反应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7.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通入的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的溶解)
A.若OB=0,则形成溶液M所发生的离子方程为
B.若OB=BC,则溶液M为溶液
C.若O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和
D.若3OB=BC,则溶液M中
8.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 与 Z 可形成XZ2分子;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g/L;W 的 质子数是 X、Y、Z、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M
B.XZ2、XM4、W2Z2均为共价化合物
C.由 X 元素形成的单质只有两种
D.由 X、Y、Z、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9.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A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 △H1=+26.7kJ/mol反应的能量变化
B.B图表示碳的燃烧热
C.C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60mL)
D.D图已知稳定性顺序:B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10.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个数约为
A.2.5×1019 B.2.5×1022 C.5×1019 D.5×102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二硫化钼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被誉为“高级固体润滑油之王”。利用低品相的辉钼矿(含MoS2、SiO2以及CuFeS2等杂质)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NH4)2MoO4中Mo的化合价为___。
(2)“焙烧”时MoS2转化为Mo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转化”中第一步加入Na2S后,(NH4)2MoO4转化为(NH4)2MoS4,写出第二步(NH4)2MoS4与盐酸生成MoS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由图分析可知产生MoS3沉淀的流程中选择的最优温度和时间是__,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低于或高于最优温度时,MoS3的产率均下降的原因___。
(5)利用低品相的原料制备高纯产品是工业生产中的普遍原则。如图所示,反应[Ni(s)+4CO(g)Ni(CO)4(g)] ΔH”、“ c(C1- ),所以当c(Ag+)>10-2mol·L-1时,AgC1先沉淀,故C错误;
D.不采用AgNO3溶液滴定测量溶液中I-的量,因为生成的AgI胶体会大量吸附I-,使滴定终点提前,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溶度积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解答。即Ksp(AgCl)= c(C1- )c(Ag+);Ksp(Ag2CrO4)= c(CrO -)c2(Ag+)。
5.C
【详解】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A错误;
B.加热时氨气逸出,②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又溶解②中为红色,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③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正确;
D.加热时碘单质易升华,遇冷后凝华成固态,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会区分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与碘易升华的特征。
6.B
【详解】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P的分子式为,A正确;
B.1molP含有2mol-Br,2mol酯基,故最多能与反应,B错误;
C.苯环上有2种等效氢,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C正确;
D.分子中存在4个饱和碳,以饱和碳为中心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所以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正确。
答案选B。
7.C
【详解】
由分析可知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中溶质情况有:
(1)当含有两种溶质时,
①若溶质为Na2CO3、NaOH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②若为NaHCO3、Na2CO3,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小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2)若只有一种溶质时,
①当溶质为Na2CO3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等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②当溶质为NaHCO3时,滴加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立即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A.若OB=0,则形成溶液M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若OB=0,则滴入盐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A正确;
B.当溶质为Na2CO3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等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故B正确;
C.若O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和OH-,故C错误;
D.若3OB=BC,则溶液M中c(NaHCO3)=2c(Na2CO3),故D正确;
故选C。
8.D
【解析】
由题给的条件可知,X、Y、Z、M、W这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排列的,其中只有X、Y、Z三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由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X为+4价,Y为-2价,可推出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6g•L-1,该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2.4L/mol×0.76g•L-1=17g/mol,则M为H元素;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推出W的质子数为12(6+7+8+1)=11,所以W为Na元素。A.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C>N>O>H,即W>X>Y>Z>M,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C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如石墨、金刚石、C60等,故C错误;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为氨基酸或碳酸铵、醋酸铵等物质,如为氨基酸,只含有共价键,如为醋酸铵,则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等,根据密度判断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是氨气为推断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知道碳的常见单质。
9.D
【解析】
A. A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高,反应为放热反应,而Fe2O3(s)+3CO(g)=2Fe(s) +3CO2(g) △H1=+26.7kJ/mol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 碳的燃烧热是指1mol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而B图2mol碳的反应热,故B错误;C. 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V1+V2=60mL,则V1=20mL,V2=40mL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D.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故D正确;故选D。
10.A
【详解】
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其中石墨的质量是0.5mg,物质的量是,含有的碳原子数,答案选A。
11.+6 2MoS2+7O22MoO3+4SO2 MoS42-+2H+MoS3↓+H2S↑ 40℃、30min 温度太低,反应MoS42-+2H+MoS3↓+H2S↑产生的H2S气体不易逸出,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MoS3;温度太高,反应物盐酸挥发,导致溶液中c(H+)下降,上述平衡逆向移动,也不利于生成MoS3 > 3.6×10-3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计算(NH4)2MoO4中Mo的化合价;
(2)“焙烧”时MoS2和氧气反应生成MoO3和SO2;
(3)第二步(NH4)2MoS4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oS3、氯化铵、硫化氢;
(4)根据图象可知,40℃、30min MoS3沉淀率达到最大;温度太低,产生的H2S气体不易逸出;温度太高,反应物盐酸挥发;
(5)Ni(s)+4CO(g)Ni(CO)4(g)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届福建省省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化学(一 ) (1)练习题,共19页。
这是一份2021届福建省省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化学(五 ) (1)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福建省省高考高三临考全真模拟 化学(三 ) (1)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O2分子含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