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习题ppt课件
展开(2020•广州)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对生物本身的意义是( )A.能释放热能,保持体温B.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能分解有机物D.能与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2020•垫江县)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淀粉,⑤能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A.只有无氧呼吸B.主要是无氧呼吸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D.主要是有氧呼吸
人在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变为( )A.酒精 B.乳酸C.酒精和二氧化碳 D.乳酸和二氧化碳
为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向贮藏室中通入N2和CO2,其目的是( )A.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D.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下列食品时,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的是( )A.啤酒、面包、馒头 B.白酒、白糖、味精C.酸菜、酸奶、醋 D.米酒、馒头、酱油
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B.密封、灭菌、接种、发酵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D.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点拨】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于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用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发酵。
在制作泡菜时,泡菜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乳酸B.防止泡菜萎蔫C.防止水分蒸发D.防止有氧时,乳酸菌不能发酵
关于动物呼吸器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B.鳃是绝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C.陆生动物绝大多数用肺呼吸,也有用气管呼吸的,如蝗虫D.有用皮肤和体壁呼吸的,也有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如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中考•太原)如图是探究气体进出蝗虫身体部位的小实验,两个试管中都灌满了水,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应是( )A.甲蝗虫死亡,乙蝗虫存活B.甲蝗虫存活,乙蝗虫死亡C.甲、乙蝗虫都死亡D.甲、乙蝗虫都存活
【点拨】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蝗虫甲:头部深深浸入水中,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蝗虫乙: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
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A.需要酶的参与 B.分解有机物C.释放能量 D.有机物彻底氧化
【点拨】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因此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关键点是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B.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C.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D.葡萄糖――→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测定3种类型细菌对氧的需求,让它们在3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A.3、1、2 B.3、2、1 C.1、2、3 D.1、3、2
【点拨】由题图信息可知,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的是细菌3;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的是细菌1;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是细菌2。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比较法解答。一是考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不同特征,二是考查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从题表中数据可知,马拉松跑中总需氧量为600升,实际摄入589升,基本上满足了运动所需,另外乳酸产生很少,所以主要供能方式应属于有氧呼吸。400米跑中需氧16升,实际摄入只有2升,而100米跑中需氧8升,实际几乎无摄入。两个项目的乳酸大量增加,因此这两个项目的主要供能方式属于无氧呼吸。
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____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____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浓度越高,呼吸强度反而越低
【点拨】水螅是动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所以应该是乙;而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所以是甲。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
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或葡萄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一等奖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创设情境,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扩散作用,探究实践,葡萄糖+氧气,充足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习题课件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食物有什么作用,想一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根据是否需要氧,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有机物+氧,试一试,二多样的呼吸器官,草履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